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珠联璧合之秦关汉月 > 第45章:说说具体方式

第45章:说说具体方式

哦!本来一脸愁云的二哥刘季闻言大喜,赶紧道:

快快有请!

然而此时陆贾心中犯疑:素闻李由乃忠勇之将,怎么会这么轻易就前来投降?而且一仗未打一箭未发就主动派人来商讨投降一事,这岂不是颇有些蹊跷?

使者进来了,他满面含笑道:

在下乃雍丘司马,我家主公李由素有脱秦之志,只是未遇明主!今日沛公和项将军率领义军诛暴秦行王道,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王者气象斐然,真万古不遇之明主也!主公李由激动异常,斋戒沐浴,连夜亲笔亲书降书一封差在下前来献呈沛公,以表归顺诚意!

好!好!看得出二哥刘季是非常激动,他连声命人将降书呈上。二哥刘季本来是不识字的,自沛县起兵后才开始在军师陆贾、行军主薄萧何的教导下开始学习认字。这点还真不消说,二哥刘季还真不愧是开国皇帝英明之主,他很是聪明,因此一年多下来他已经识得不少字了。但是对于这封降书里那些文绉绉的词句二哥刘季看起来还是很吃力,于是乎便递给了军师陆贾,道:

贤弟,这降书文绉绉的我看起来还真是颇为吃力,还是麻烦你读上一遍吧!

军师陆贾接过了降书。降书是写在绢帛上的,用的是秦小篆书写。但这对南大历史系的高材生陆贾来说并不是问题,他展开降书,开始琅琅地读了起来:

在下下官李由,素忿暴秦逆行,常怀反正之志,惜未遇明主,因此苟且蝇营至此。今朝沛公神兵天降,宽宏仁义;项将军义兵席卷,威震神州。下官李由如宿病逢良医,久旱遇甘霖,情愿率一郡之军民投至沛公、项将军之麾下,鞍前马后,尽吾薄才!

降书倒是写得很漂亮,极其阿谀奉承之词。显然这让二哥刘季、世侄很是舒服和受用。二哥刘季喜笑颜开道:

好!真是太好了!请问李将军是否说了投诚的具体时间和具体方式?

当然说了!临行前我家主公特意嘱咐我,说是准备明天早上率军出城投诚呢!

哦!欢迎欢迎!请先生回去之后转告你家主公:他弃暗投明,辨识时务,归顺我大军后我将封他为右司马兼雍侯,赏赐铜钱一千斤,仍然统领雍丘全郡,雍丘的旧部也全部交由他来统率!

多谢沛公大恩!多谢沛公大恩!那在下就先行……先行告辞了!雍丘司马一边哈哈笑着,一边迅速退了出去。但是细心的军师陆贾发现,此人的笑容似乎不太自然。

现在军师陆贾终于弄清了个基本史实:原来史书里记载的动不动就赏赐千金、赏赐铜万斤其实都是一回事——都是在赏赐给部下铜钱。在中国的古代,金与斤可是通假字,实际上都是度量衡中的一种基本称重单位,而且金这个字再绝大部分场合都指的是重金属铜。所以,各位亲们从此看史书看到赏金千金这个环节时大可不必惊异大可不必惊讶,因为其实那只是赏赐给对方一千斤的铜钱,而古代的斤又比较缺斤短两,大概只相当于现在的四百克,而两的分量就更不足了,大概只相当于现今的半两。

而2000多年后号称是文明社会文明人的现代人对此却大不了解,因此各类的出版物和影视作品中充斥着种种自相矛盾啼笑皆非之处。就连陆贾的专业课老师——南大历史系的教授居然对这个基本的史学常识也不甚清楚,口口声声告诉陆贾他们道:

‘赏赐千金’就是赏赐给臣子一千斤黄金,不,是……是一千两金……金子!

可能是自己也觉得底气不足,于是乎早已秃顶的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赶紧支支吾吾岔开话题。这总是让学生们感觉中国的古代可真是富裕无比,遍地是黄金白银。实际上陆贾早已心生疑问:即使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在中国一年的黄金总开采量也不到5吨,而科技十分落后且实际控制疆域小于现今(请各位亲们注意,我在这里说的是实际控制疆域,那些番邦区域和争夺地带不算在内),而且中国古时又盛行以金银器厚葬,所以可想而知,民间所能流通的黄金应该是微乎其微。

何况在中国的古代,长期以来都是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而如果你真正得到了一千斤金子或是一千两金子,恐怕要消费起来还是有不小的难度的。

而现在,南大历史系的高材生的军师陆贾总算解开了这个千古之谜。他心想:哈哈,如果我再穿越回去的话,我肯定得写上一篇洋洋洒洒数万言的长篇论文,来驳斥关于千金与千斤问题上的种种糊涂、无稽之谈!

好了,这个话题就不再多说了。刚才不是介绍了嘛,细心的军师陆贾从雍丘司马那诡异的笑容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