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几种不能性质的钢条混在一起锤打,事实证明野史所言并不虚妄,经过夹钢法千锤百炼后的兵器无论是硬度还是柔韧度,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大国师陆贾还要求所有的兵器必须经过淬火。被21世纪高中物理谆谆教导过的大国师陆贾深知淬火会极大地提高物体的硬度,因此立即学以致用。经过反复测试,大国师陆贾终于发现向淬火水中添加当地的一种所谓红壤后,淬火后的兵器不仅硬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且耐腐蚀、韧度强!
大国师陆贾很是怀疑这种神奇的红壤中含有一些对金属冶炼极为有利的稀有元素。
大国师陆贾下了强制要求:所有的兵器,甚至包括箭矢前端的箭镞,都必须改成铁制!
为了达到预定目标,有时候铁腕是必须的!
在改制铁质箭镞后,很多将军、都尉和兵械司的匠师们都表示了反对:箭镞都只是小玩意,改不改成铁制的问题不大;况且使用青铜进行箭镞铸造已有多年历史,匠师们早已驾轻就熟,谁也不愿意推倒重来另起炉灶。
但是大国师陆贾却异常坚决,他耐心地解释道:
大家不要怕麻烦,也千万别小看了铁质箭镞。要知道,箭镞改成铁制后它们的坚韧度将会大大增加,从而使它们的侵彻力大大提高!古语说:‘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就是这个理!
大家顿时面面相觑:大国师您前面的话我们都听懂了,但后来的那句古语说,在下……在下们怎么没有听说过呀???
大国师陆贾这才想起来这句话来源于唐朝的诗圣大人杜甫同志的名诗,1000年前的他们当然是没有听说过了!顿时慌忙搪塞道:
这是我……我仙师告诉我的,你们当然没有听说过了,哈哈哈哈!
总算把这件事敷衍过去了,没有继续引发部下们的怀疑,反而倒是赢得了部下们的进一步敬畏。
大家更是坚定了一个看法:我们的大国师陆贾同志不是人。
他是神!
在盔甲的制作上,大国师陆贾同志又一次搞了头脑风暴,他经过一次次的精密试验,终于正式摈弃了那又笨重又造价昂贵的青铜铠甲。
难道是研发铁质铠甲吗?
回答是:错!铁质铠甲依旧笨重(虽然比青铜铠甲略微轻些,但穿戴上去也够人受的),而且造价更较青铜盔甲昂贵(原因很简单,当时铁的产量比青铜更小,因此物以稀为贵。这与现在铁、铜价格对比正好完全相反)。
大国师陆贾最终选择了皮革。经过去油、干燥和鞣制等层层加工后的皮革不仅柔韧抗锐器袭击,而且重量亲,穿戴舒适(吸汗且保温),用个21世纪流行的军事术语来说人机效果非常好!
大国师陆贾不愧是来自于21世纪的,他的大脑中比其他人多沉淀了2000多年的人类科技和文明,虽然很多时候并没吃过猪肉,但总还见过猪走嘛!
因此他的设计和理论往往很是超前!
这其实也不足为怪。当然了,对于不明大国师陆贾底细的人来说,这真是太奇怪了!
盾牌也得到了升级改进。本来将士们的盾牌都是青铜制的,笨重而且携行不便,大国师陆贾为此又一次开动了聪明的大脑细胞。
可能有的亲们要问:难道……难不成盾牌也要搞成皮……皮制的?
回答是:当然不是!请试想一下:皮质的盾牌能在实战中使用吗?
有的将领发话了:改成木制的,表面再覆盖上皮革,何如?
这种建议听上去似乎有些道理,对呀,木制的盾牌肯定较青铜盾牌轻便,而且造价也更为低廉、实惠。
可是战争中不能光讲造价,更重要的得看性能!
木制盾牌的性能简直得用寒酸一词来总结了,它不仅在防御锐器攻击时几乎起不到作用,甚至在遭遇滚木、礌石等钝器砸击时也会粉身碎骨。就这点来说,木制盾牌甚至还比不上青铜制盾牌呢。
忽然大国师陆贾灵机一动:他想起了小学时看的大型古装战争剧《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后半段的七擒七纵中,有着蛮王孟获同志率领三千藤甲兵杀得蜀汉大军漫山遍野而逃的精彩剧情。
看来藤制盾牌的威力应该很是不小。
大国师陆贾兴奋地直拍脑门,立马带着在一旁惊得发呆的匠师们投入了紧张的研制过程中。
但事实证明了一句话的正确性: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成功从来就不会那么简单,对于半仙大国师陆贾同志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