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靠左坐着炮手,靠右坐着车长,车长除了指挥全车战斗外还负责操纵高、平两用12.7毫米口径重机枪进行近距离掩护。何等的相似啊!
历史往往蕴藏着惊人的巧合。
雍王章邯的车军的最小编制是伍,一伍就是一车了,车长即伍长,这和21世纪的坦克部队的编制差不多:21世纪坦克部队的车长同时也是坦克班班长,指挥着全车三名乘员。伍的上面是队,五伍组成一队,五队组成一营,五营组成一旅,五旅组成一师,五师组成一军。
对于这些大国师陆贾都全程予以采纳。但是,大国师陆贾还是做了不少的改进工作:
首先,他把车左弓箭手的角色换成了连弩兵。这样的话战车的火力大为增强!
其次,为了防止在激烈的战斗中木制战车被敌方的兵器砍刺损毁或纵火焚毁,大国师陆贾别出心裁地想了这么一招:
他准备在新研制的战车的车轼等关键部位包裹上青铜覆皮,而且在车轴的外侧装上铁制利刃!
大国师陆贾已经反复测试过了,如果车轴的外侧安装上铁制利刃,告诉行驶的战车冲向敌阵时那高速旋转的利刃就如同21世纪车间里飞快转动的铣刀,擦到人不死也伤!
他迅速画好详细的图纸,派飞骑快马加鞭600里加急将图纸火速送至南郑兵军司的负责人周科手中,要他在最短的时间内按照图纸按图索骥制造好一千辆战车并运送过来。
三个月不到,这一千辆暂崭新的战车就送到了汉王刘季的大军中。汉王刘季望着这些威风凛凛制作精良的战车,终于感慨地道了一句:
当初孤王对孙德初当大任还心存疑虑,以今日的情形看,大国师的眼光确实高明啊!
大国师陆贾还特意让新组建的车军在自己的二哥面前举行实兵操演,见新组建的车军部队在敌军(草垛)中横冲直撞,敌兵不是被撞翻就是被砍倒,抑或被车轴外侧的利刃搅得粉碎,汉王刘季连声叫好,满意极了!
殊死的战斗开始了。大国师陆贾亲自擂动战鼓,鼓声排山倒海,全军士气大振!大国师陆贾此次的排兵布阵很有讲究,他用新操练的1000辆战车为中军,两旁是骑军,再两侧是排成一队队鸳鸯阵阵形的步军。战斗发起前就连大将军韩信都为此捏了一把汗:毕竟车军可是刚刚成立的兵种,实力如何大家心中可都没底,初上战场就授予了攻破敌阵的重任,似乎也太冒风险了!
但是大国师陆贾似乎成竹在胸。
果然不出陆贾所料,刚刚组建的车军如同一支巨大的铁扫帚,霎那间就把塞王欣大军的阵势冲击得混乱不堪。步兵和骑兵们纷纷被汉军车兵的秘密武器——车轴刃切手断足,滚倒在一旁哀嚎连连;塞王欣的车军日子也不好过,车兵们不是被汉军车军中的连弩兵们射死射伤,就是被锋利的车轴刃割断了车轴、绞碎了轮豰!
而且汉王刘季的战车似乎异常结实,在激烈的战斗中几乎从不损毁;即使是两车对撞,往往受损的也只是塞王欣的战车。
大国师陆贾还特意把骑军放在了自己车军的两侧,实际上是用来掩护自己车军的冲锋。他早就敏锐地发现,虽然战车冲击力和防御力都较强,但体型庞大、笨重不便,因此在战斗中需要骑兵部队的密切配合和掩护!
而最外侧的排成一队队鸳鸯阵的步兵显然是用来支援、掩护骑军的!
汉王刘季大军的各个兵种,车军、骑军、步军之间的配合几乎已经达到了天衣无缝、炉火纯青的程度。很快塞王欣的大军就被严密地分割、包围了,见此情景塞王欣深知大势已去,长叹一声,命令部下都向强大的汉军放下武器,举手投降。
这一仗不仅彻底打破了战场上僵持了几个月的僵持局面,而且还奠定了车军在汉军中的决定性作用。从此往后,凶猛无比、暗藏杀机的车军和以鸳鸯阵接敌的步军就成了汉王刘季的两大撒手锏!
翟王翳、河南王申阳的实力都比雍王章邯和塞王欣弱得多,而且他们的军队就在汉王刘季大军的附近。一见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雍王章邯和塞王欣都败得那么快那么惨,翟王翳和河南王申阳掂量了一下自己那弱小的兵力,得了吧,再不主动投降可能连投降的机会也没有了,于是乎赶紧肉袒负荆,亲自登门来投降。
汉王刘季自然是很高兴地接受了他俩的投降,并大度地让他俩官复原职,仍然统领着以前的部众。两位降将自然是千恩万谢、感激涕零,而两位降将的旧部也很是服气。
这就是汉王刘季用人的高明之处。要知道,如果把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