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室里的莲蓬喷出的凉水激得熊再峰寒身一凛。
他默默地站在水柱下,任由冷凛的凉水冲涤着身体。16岁正在发育的骨骼匀称谐调,比同龄人略高出小半头的身材,不是很壮硕,但肌肉却呈现出钢铁般的光泽,全身的筋骨肌膜紧绷而有弹性,任人都能感受到他体内蕴藏着的可怕爆发力,显见是经过长期高强度的习武抗击训练形成的结果。全身皮肤呈现出少见的小麦般健康色泽,锐利的两条剑眉狠狠颦蹙着,顺头流淌下来的水帘中,一双如暗夜星辰般的眼眸闪动着冷厉而深沉的光芒。帅气的面容上有一种与16岁年龄不符的沉稳和冷峻。
熊再峰双脚习惯性的站成不丁不八的三体式,双目微闭,然而他的心绪却无法空灵凝聚。他的内心深处仿佛始终有一团炙热的火焰,时时刻刻都在熊熊燃烧,就算天天像这样用凉水冲身,也无法浇灭他心中那一团炽焰。
多少日子了,只要一闭上眼睛,脑海中就清晰的闪现出令他目眦尽裂的画面片段:燃烧的田野,燃烧的村镇,燃烧的奉天城,那一面面猩红的膏药旗像是邪恶而狰狞的丑恶幽灵,飘到哪里,哪里就是死亡和地狱。爆炸、火光、硝烟、抢劫、屠杀、嚣笑、孩啼、尸体、哀嚎、恐惧、奔逃……光天化日之下的兽行和罪恶,让千年的黑土地都痛得颤抖不已。
他永生不能忘记民国20年9月18日这一天。
这一天是他美好的童少时光的终结日……
-------------------------“六月莲花三月柳,醉人风月似杭州”,在奉天风景秀丽的小河沿西畔,有一座坐北朝南的四合院落。这是奉天商界翘楚熊步风的宅邸。
以传统农产品加工起家的殷实富商熊家,有两个俱是人中俊杰的儿子。老大熊步风,老二熊步云。
老大熊步风是同盟会的早期会员,早在光绪三十三年(即1907年),就追随同盟会元勋宋教仁在吉林延边等地区开展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前后在东北举行了几次武装起义,均告失败。及至袁世凯篡帝失败后,积弱诟病的中国就陷入了军阀混战时期。与那个大时代的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曾经“胸中有锦绣、仗剑救中华”的熊步风他们也困惑了,迷茫了,曾经沸腾的热血冷却了。
看着身边曾经并肩战斗、历经生死、伤痕累累幸存下来的七八个同盟会战友,熊步风做了一个选择。既然无力也无望改变中国,那就做能够改变身边人命运的事业吧。于是,以熊步风为首,带领这些生死弟兄改头换面投身到商业报国之路。
接受过西方文化熏陶又勘破生死关的这些曾经的年轻革命党人,敢想敢干敢拼敢闯,以熊家富裕的家底做本金,短短十余年的时间,硬是在东北一隅开辟了一个隐形的商业王国。旗下经营有垦殖公司、贸易公司、农产品加工业、矿业公司以及烟草、酿酒、火柴、蜡烛、皮革、药材、储蓄会等商业实体,如论其真实的综合实力在东北绝对算是豪富。在东北农业资本主义及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亦占有不俗的重要地位。
然而这个商业王国,外人是不知道的。在各种势力纷繁错综,魑魅宵小遍地的东北,树大肯定招风,肯定是要招人算计的,尤其是日本人和俄国人。熊步风依据各个兄弟的特长,让他们每人以各自的名义据守一摊事业。明面上大家是各自独立的,互不相干,实际上他们操作的是这个时代最为规范的股份制公司。
这个商业王国的老大熊步风,明面上操持着熊家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他很懂得低调做事、高调做人的原则。他积极交结官方,响应政策,并兴办小学和图书馆,广布乐施,怀济天下,颇具人望。
等到这个隐形的商业集团各项事业顺畅无阻、迈入坦途时,多年来只顾埋首奋斗而疏于家事的老哥儿几个,突然发现他们的孩子都已经蹿得很高了,一个个溜光水滑,长势喜人。遗憾的是孩子们小时候,正是他们起步创业阶段,统统忽略了慈父关爱和严父教诲这一基础教育环节,致使这帮孩子们象放鸭子似的疯狂野长,绝对滋润,因此在各自公立高小学校里的考评一致的一塌糊涂:顽劣不羁、痞怠无形。
老话讲的好:人望子孙树望叶。这当老子的在外面拼着老命打江山,小崽子们却混成了这副德行,着实让老哥儿几个唏嘘不已,阵阵心痛。
熊步风也为自己的疏忽而自感内疚。于是就在小河沿近旁的大十字街买了一座大宅院,扩建翻修后设立了奉天同辉书院。不但将几位老兄弟的孩子接过来读书,还将奉、吉、黑三省地各旗下产业中忠诚职工的孩子一并接到书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