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南县建昌镇。
建昌自古以来就是东北连接关内的交通要道之一,位于北平和奉天的中间位置。燕山山脉延伸于此,具有独特的丘陵、河谷、平原综合的地形特征,数条河流流经此地,尤以大凌河、六股河、青龙河、黑水河为主,是我国北方太阳总辐射量最高的地方。丰富的农产物和多种具有军事价值的矿产品以及广阔的牧场资源,令日军在满洲事变前就觊觎已久。
还没到防务警戒区,就见一队骑兵迎面而来。
韩冬两腿一夹马腹催马向前。后面的七名飞鹰队员一挽马缰收住脚步,俱都傲然的冷眼观瞧。
及至近前,韩冬一咧嘴乐了。操,怎么是满伪骑兵?这儿不是有关东军骑兵集团的一个联队编制吗?怎么兵力不够了还是被打怕了?外围警戒巡视怎么派这些草包蛋出来执勤呢?
满伪骑兵一看是日本人,打头的一个队长模样的人用不太熟练的日语问道:“你好,请问你们是哪一部分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我们是重炮第四旅团的警卫先遣队,到建昌执行军务。”
“我们接到的命令是所有外来的军事单位人员进入建昌后一律到基地警卫中心报到核验身份,请随我来。”说完敬礼一拨马头,一队骑兵在前领路快步行去。
飞鹰队互望了一眼,一起催马在后跟进。沿途所见,碉堡、工事、鹿砦、巡逻队,不大的建昌镇防务森严,气氛有些压抑。
在一处外形看像以前的镇公所的地方,领路的骑兵一指门口的牌子说道:“就是这里,请到里面找大队长亲自办理。”说完率队离去。
众人翻身下马,左右看了看,不大的院落里,进进出出大都是身着军装的军人。立柱式大门两侧挂着两块牌匾,一块是关东军建昌基地警卫中心,另一块是关东军独立守备队第三大队指挥部。
众人一看这块牌子心里都乐了。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这第三大队看来不但是跟咱飞鹰队有缘,而且是缘分未尽。将手中的马缰甩给韩冬后,熊再峰昂首阔步走进了基地警卫中心。
凌源城里发生的突发事件,随着空中道道电波的闪烁,俱都传到了相应人员的手中。
奉天特务机关、承德特务机关紧急调动人手,纷纷涌向凌源城。
冈本成雄手里就拿着一份电报。细细读完电报内容,心中除了震动,还有就是哀叹。
帝国自满洲事变后,国内政治格局始终模糊不清。在对支那的态度上,未能统一口径和思路。乘胜急进和缓和蚕食的两派政治主张相互泼水,互有沉浮,力量一时较为均衡,一时间却放纵了关东军这匹野马在东北恣意疯狂。
目下说是战争状态,实则是战争准备期;可说是战争准备期,关东军又频频滋事。弄得后方人员的警惕性忽紧忽松,最终松松垮垮。大批的特工精锐都撒到了华北一线和支那的后方,而眼下的占领区却尽是些毛手毛脚却自大自狂的生手、新手,不但做事无章法,还相互之间掣肘。
就最近一个时期所发生的事件看,应该是支那政府在向这里渗透力量,而绝非是草莽一类的义勇军所为,即便是义勇军所为,其背后必是支那政府的力量在操纵。可惜关东军上上下下都被这几年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膨胀的野心和支那政府表面的怯弱畏缩如同田地里的肥料,催长了盲目乐观和自大这些疯长的杂草,蒙蔽了帝国所谓的精英们曾经尚能谨慎克制的目光和情绪。连这点门道都看不出来,盲目自信的认为支那政府没有胆量进驻后方,纯粹是一群脑残。
眼下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一窝蜂似地去凌源侦勘已经发生的案件,而是将精锐调集到建昌用以确保此次北支那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可是那些身居高位的精英们却偏偏尽犯一些低能的判断错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全然没有宏观战略目光。看来支那五千年的谋略文化,日本本土文化的吸收率还是太过肤浅,仅仅是皮毛而已。
手里攥着承德特务机关长松室效良的紧急电报,冈本成雄心里恨恨的暗骂。此时紧急调他去凌源城有什么实际用处吗?官大一级嘴大一尺,没办法就得走一遭了。一群只懂得用屁股思考问题的外行。冈本成雄无奈的叹了口气。这一去一回又得耽误几天宝贵的时间,但愿是自己高估了支那人的谋略,这几天别出什么乱子,这段时间就够乱的了。
独立守备队第三大队指挥部。
独坐在宽敞明亮的队部里,三浦信斋双臂环胸,一副踌躇满志的神态。
中国《康熙字典》中这样解释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