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重生之秋晚芙蓉 > 卷一:上海往事 第93章 保安团的选择

卷一:上海往事 第93章 保安团的选择

,时疏时密,搅得整条战线都不得安宁。保安团的阵地上的爆炸尤其密集,七成的地堡都被准确的命中,就算是结构合理、材料坚固、土层厚实,仍然有几处地堡被炸塌了,更多的地堡被浮土封堵了射孔,有些坑道口在战壕被毁后暴露了。保安团安排连队轮流值班,疏通射击孔,用沙袋加固和伪装坑道口,修补战壕,也忙碌了一晚上。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从事谋项工作达到一万小时,他就自然而然会成为专家。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姑且不论,但自从被李默晗把张显贵引进情报分析的大门以来,张显贵已经具有了一千多小时高强度的情报分析的经验了。实战是最锻炼人的,这句话在张显贵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22日一大早,被张显贵指挥着在鬼子后方活动了一晚上的密谍们收集的各个方向的讯息慢慢汇聚到张显贵的案头。一夜没睡的张显贵把脑袋浸在冷水里憋了几分钟,再抬头长吐一口浊气,深吸了几口早春清新的空气,胡乱的擦干脸上的水渍,回到办公室开始整理研读那些情报。

昨天,唐绪武躲在地堡里观看了一场冷兵器时代的残酷血战,就吓得腿肚子转筋,只想逃之夭夭。在2月22日的时候,他就亲身参与了这样一场血战。

22日拂晓5时,断续响彻了整夜的炮击逐渐绵密进来,当敌机飞临庙行上空的时候,爆炸声变得和头一天一样连绵不绝,震耳欲聋,脚下的大地都在颤抖。从527团1营防守的竹园墩到大小麦家宅阵地,一片火海。修补了一晚上的工事,在这个瞬间又全部被毁。一声接一声炮弹下落的尖啸声比沉闷的爆炸声更让人胆战心惊。

“什么时候,咱们也有用不完的炮弹就好了。”这是战友们聊闲天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感慨和期待很快就消散了,庙行防线全线被袭!

在重炮精确的轰击下,大麦家宅的表面阵地立不了人,地堡的视线被干扰得无法射击。这种强度的火力掩护,对日军来说都显得奢侈。激动不已的鬼子兵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热情,高呼着号子,扛着竹筏冲进小河沟里,就往对岸流去,身后又一个竹筏接了上来。

不一会儿,郑泽明就从潜望镜里看见几百米长的反坦克壕上就辅满了竹筏,无数鬼子兵在上面奔跑着、跳跃着汹涌而来。“重机枪排准备、1营1连准备、炮兵排准备……”命令接二连三的从团部传达出去。大麦家宅阵地自顾不暇,小麦家宅阵地上的527团3营的压力巨增。

他们和大麦家宅阵地的一个最大不同,就是他们要守着左侧后的刘场路桥。只要鬼子占领了这座桥,就可以向北突进防线的纵深,第5军右翼就会被切割,与19路军的协同就会被打断,那样整个局面就糜烂了,守军除了让出淞沪退守第二道国防线别无他法。因此,小麦家宅的地下工事可以用来防炮,也可以用来运兵,但就是不能躲进坑道里和鬼子纠缠。

拼命的时候到了,陈振新捡起一把步枪,上好刺刀,用撕下的衣襟把右手紧紧绑在枪托上,转头看了眼已经被鬼子占领的保安团阵地,毅然决然地一跃而起。

采用快速突击的方式占领了大麦家宅阵地最后两道战壕的鬼子却无法安定下来。战壕背墙上那些间隔不均的黑黝黝洞口里时不时会飞出几颗手榴弹,炸得他们人仰马翻。鬼子们也用手雷回击,可是当炸出的尘土消散后,总有手榴弹飞出来报复。仿佛那些黑洞里的存在都是些炸不死的幽灵。阵地上的鬼子死伤枕集。更可气的事,阵地北面时不时地有迫击炮打出急速射,把小河沟炸得水柱冲天,把竹筏上奔跑的后续部队炸得飞起来。

在地道里穿俊来去的保安团越打越振奋。可是当罗炯明看到小麦家宅阵地上纠成一团的战况,脸色就黑了下来,意气风发,指挥若定的神气劲一下子消散了。计划不是这样的,大麦家宅阵地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掩护和支援小麦家宅阵地。罗炯明急忙找到郑泽明,大吼道:“团长,我们不能这样打了,不能这样打了!”郑泽明摇动着潜望镜正在享受着阵地上不断被炸死炸伤的鬼子带来的畅快,被罗炯明粗鲁地扯了过去。

“你不去指挥部队,跑这里来瞎喊什么?”郑泽明非常的不高兴。罗炯明摇动潜望镜,调到一个角度,拖过郑泽明说:“你自己看!”混乱不堪的小麦家宅阵地前,又有一波鬼子冲了上去。

不用罗炯明再解释了,郑泽明低沉地说:“要帮他们的话,我们就会死很多人。”罗炯明叫道:“没办法啊,我欠他们的,我们欠他们的。你是知道的,那里本来是我们3营防守的地方!现在陈振新在替我流血!”

郑泽明点点头,脸色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