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末日天启 > 第三卷 战士·信仰 第一百二十四章 海因里希·冯·沃尔夫

第三卷 战士·信仰 第一百二十四章 海因里希·冯·沃尔夫

抗加剧,两国更是加紧了抢夺德国各类科技人才。

同年,有着空气动力学学士学位和助理工程师身份的阿尔弗雷德举家迁往美国,三个月后,他和他的家人取得了美国国籍。

这一走就是半个多世纪,在这半个多世纪里,阿尔弗雷德从未忘了自己的哥哥齐格弗里德,当年他只知道哥哥是在俄国前线失踪的。但是冷战的铁幕使得阿尔弗雷德寻找哥哥下落的努力化为了泡影。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自感时日无多的阿尔弗雷德向子女提出: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找到哥哥齐格弗里德的下落。

借助于遍布全球的互联网,阿尔弗雷德的家人向全世界发出了请求。2013年,病床上奄奄一息的阿尔弗雷德从家人口中得知:他的哥哥还活着,现在生活在汉诺威。激动的阿尔弗雷德让孙子海因里希从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只皮箱里取出一本泛黄的证书,证书里夹着一枚一级铁十字奖章。阿尔弗雷德告诉孙子:去汉诺威,把这个交给我哥哥。

说完这句话的三天后,阿尔弗雷德带着平静的笑容与世长辞。

说回海因里希,他生于美国,父亲娶了一位法国移民后裔为妻,所以从小海因里希就会说流利的德语和法语。2000年高中毕业之后,他按照沃尔夫家的传统应征入伍,进入美国陆军75游骑兵团服役。2001年“9.11”事件后,他志愿参加陆军“三角洲”部队选拔,并在2002年年中成为“三角洲”的一员,之后随部队前往阿富汗执行任务,2003年伊拉克战争打响后,他又随队调往伊拉克,并且在随后一直部署于伊拉克境内摩苏尔、提克里特、拉马迪等地。服役期间曾获得一枚杰出表现十字章;一枚银星奖章;两枚铜星奖章;两枚紫心奖章和一枚军团荣誉奖章。另外他在服役期间还取得了陆军士官长学校的硕士学位和康奈尔大学欧洲古典文学学士学位。

2013年,在结束了自己的第十次战斗部署后,海因里希以二级士官长的军衔退役。退役后不久,祖父阿尔弗雷德就去世了,但是祖父临终前交托给他的任务却不能不去完成。休息了一阵子后,海因里希登上了飞往德国的班机,先到法兰克福,再转机到汉诺威,按照地址找到了齐格弗里德的家。已经风烛残年的齐格弗里德看起来精神不错,虽然五年前因为中风导致下肢瘫痪,使得他只能坐在轮椅上,但老人仍然热情地接待了海因里希。当齐格弗里德用颤抖的双手从海因里希手中接过阿尔弗雷德的一级铁十字奖章和授勋证书时,齐格弗里德流下了眼泪,一对分开了近八十年的兄弟以这样一种方式见面了。

在德国期间,海因里希一直住在齐格弗里德家中,当然这也是老人的请求,齐格弗里德从海因里希那里得知了弟弟在美国的生活情况,而海因里希也从齐格弗里德那里知道了祖父多年来一直在探寻却始终得不到的答案。

齐格弗里德当年受伤被俘后不久就和数万名被俘的德国官兵一起遣送到了西伯利亚的劳改营,在那个严酷的地方,他看着无数的战友倒下却没有再站起来,凭借着惊人的意志,他在那片冰冷的荒原活了下来。1947年,齐格弗里德和幸存的战俘们被释放回国,几经努力,他终于回到了故乡汉诺威,但是那时他才知道,家人已经死于盟军的空袭。孑然一身的齐格弗里德也曾消沉过,但是历经残酷战火的他再次振作起来。并在1955年德国国防军重建后重新入伍,继续为自己的祖国效力。

海因里希在齐格弗里德家中住了五个多月,直到老人去世,海因里希参加了老人的葬礼,这短短五个月里,齐格弗里德让海因里希明白了他名字中包含的“冯”的含义:那是与生俱来的责任,是家族自腓烈特大帝以来所承载的荣耀;是在危难时挺身而出的勇气;是在时局艰难时克服一切苦难的坚韧;是在守护那些值得守护的人和事时一往无前的气概。只因为他们是马库斯·冯·沃尔夫子爵的后代。

海因里希选择了留在德国,并在汉诺威找了个还算说得过去的工作,在一次他的族兄保罗组织的聚会上认识了他的第二任妻子莉迪亚。海因里希在服役期间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常年在海外作战使得他和妻子的矛盾不断加深,这段婚姻仅维持了三年就告完蛋,离婚时两人还没有孩子,所以两人分手的很平静。在聚会上认识后,海因里希和莉迪亚很快陷入热恋,在交往的过程中海因里希得知莉迪亚是一位单身母亲,独自抚养着一个七岁的女儿——克里斯蒂娜。出人意料的是,克里斯蒂娜对海因里希表现出了一种自然的友好和亲近,也正因为这样,在认识半年之后的2014年3月,两人结婚了。婚后不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