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大,莫出盘古,城郭之最,莫过中京。
中京之地,南傍炎江,北依神武,城东之处,更有美丽绝伦的观月圣湖。
作为神武帝国的首都,中京分为外城、内城、皇城。其中外城又分为西街城和东桥城。顾名思义,因为中京两面傍水,西部地势平坦,大街林立,来往顾客摩肩接踵,人流如梳。而东桥城却是运河如网,星罗棋布,各色大桥小桥数不胜数。东城的四大水门,犹如帝都为观月湖敞开的胸襟,是神武帝国漕运的中枢。税司、漕运司,后面再跟着一个监察司,城门团营,正所谓“东门四将”。
至于外城的其余三处,北有神武门,连接着神武帝国国教重地神武山,西有望西门,所达之处,天下也。帝国各地行省,以及临立国邦乃至西域孔雀国,来使皆由此门出入。中京南邻炎江,西来东往之客是故流连南滩。南滩又称观月滩,这里码头林立,各大帮派席地就食。南门又称龙门,大有龙起于江之意。
龙门大街从内城一直延至观月滩,临江便成“龙滩”,龙滩是开国皇帝御赐的名字,是皇家采办货物的专用码头,由皇家内司经营,常年驻守着皇家侍卫。
除去龙滩,观月分为四滩,最东为月滩,这里是漕帮的地盘。说是漕帮,其实也就是城中的苦哈哈们为了多招揽顾客,在同行中争食而聚集起来的民间组织罢了。
他们与常人没有其他分别,平日里装卸些货物,修理船只,一旦有其他帮派的人员过界揽客,帮主自会带领帮众守土负责,多有流血斗殴。但是南门各大帮派人数众多,器械却是极为简单,最高配置也就是些江湖豪客的护身法宝,规模大了,许多苦哈哈甚至抄起身上的扁担物什就上,所以只要不危害到城内的稳定,官府也不追究。
各大帮派都是苦哈哈,打架斗殴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更何况帮主们于官家大多有来往,其中油水自然颇丰,是以官服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漕帮帮主姓朱名厚照,此厚照非彼厚照也,人称朱老大,也有人戏称猪老大的。朱老大膝下三子。长子朱颜,掌理朱家商队。朱家持掌漕帮,商队与码头是主要的收入,手底下几千人的进项来源。朱颜年过三十,为人稳重,常年奔波各地,是朱老大的主力抓钱手,次子朱正,管理着码头的经营,是第二抓钱手。三子朱骏,既然抓钱重任被两个哥哥担了,这花钱重任便只能落到这三少爷朱骏头上了。
且说朱骏身为漕帮三少爷,身无长物,倒是小时候在私塾里念过两年书,但是整日里与码头苦哈哈们懒散惯了的,自然沾染了许多痞气,在私塾里边混不到两年,便被赶了出来,整日里游手好闲,奔波劳碌于市井青楼。朱老大对这些也是眼不见心不烦,偶尔才会使唤过去一顿臭骂。朱骏对自己的老子也算厚道,沾惹的都是些小事,平时自己也能摆平,不用朱老大帮他擦屁股。朱老大渐渐已经把老三放任不管,一门心思培养自己的接班人。
要不是朱老大的结发妻子柳氏提起老三年纪不小,是该娶妻生子的时候了,朱老大几乎已经忘了自己还有这样一个不疼不痒的儿子。朱老大张罗多日,给老三寻摸了一门亲事,只盼招个乖媳妇回来好好管着老三,等时日久了,老三年龄见涨,自然能收敛心性,走上正途。柳氏是朱老大年轻闯荡江湖时认识的江湖女子,原名柳晴儿,人称“柳二娘”,使得一手好飞刀。后来嫁入朱家,相夫教子,原来在江湖上叱咤风云的女子竟然变成多败儿的慈母,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事情来了。朱骏眼见老爹要给他张罗婚事,开始还是感激涕零,转而又恍然大悟。自己年少多金,正是享受年华的大好时光,若是上有高堂,下有妻儿,又如何能辗转青楼柳巷,扬名立万。朱骏心有戚戚,更加醉生梦死,只愿这美好的生活能一直延续下去。
朱老大寻得的亲家是西城的罗家。罗家是帝国北边幽州迁来的工户,家中不算富有,却也拥有数家手工店铺,平日里收入也算颇丰。罗家有女初长成,听闻媒婆说道,罗家女子年方二八,身材窈窕,温文尔雅,正是典型的小家碧玉。平日养在闺中,甚少出入家门,家教自然是不错的柳二娘心中欢喜更甚,仿佛人家已经是自己的儿媳妇似的。
朱骏虽然无耻,却是二娘的心头肉,假如家中多子,妇人家一般都是喜爱弱子多过喜爱强子的,这是千百年来母性的共同点。数日张罗,婚事已定,聘礼已下,就等着黄道吉日,让儿子登门过户,将那小家碧玉取将进来了。
婚事日近,朱骏心灰意冷,整日流连花丛,酒肉朋友们戏他回光返照。年少轻狂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