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众人离去,朱骏暗叹一声。大哥这追名逐利的劲头,实在不是个好兆头,不过自己这做弟弟的,也确实不好劝解。现在南北征战,各大势力显露鳞爪,只需稍微有点眼光的人都能看到天下乱世将起,大丈夫建功立业正在此时。朱骏自己是个胸无大志的人,所有才会如此觉得。
朱骏回到房中,眼见小碧昏迷不醒,知道此时自己真气虽然旺盛,但是精神确实不足以将她全身经脉打通,干脆将小碧往里面一挤,和衣躺下来个排排睡。
等他一觉醒来,已是傍晚,肚子饿的呱呱直叫,可惜自己的小丫鬟现在昏迷不醒,也不知去哪里取食,迷迷糊糊的跑门外拦住一个小丘八一问,原来这军营里竟然还有专门的饭堂。这军营因为是整体规划建造的,所以整的跟一老北京一样,四四方方,四通八达。这年代又没有什么绿化观念,就只见一排排的夯土房密密麻麻朝天边排过去,朱骏心中暗暗估量了一番,只怕长宽不下十里路。那小丘八说这一片的饭堂在第三百八十六号房,朱骏沿着一线土墙朝前看去,那些土墙上果然用石灰涂了字号,只是朱骏这几日间一共才出了两次门,第一次是随大哥一起去皇庄赴宴,还有就是看朱颜封官了,两次都是人潮汹涌之时,哪里还能细心的观察一下周围。
朱骏循着那土墙上的繁文标号找到三百八十六号,却原来离着自己的住处并不远,这偌大一个军营常年驻军,地上有没有铺青石板,昨日下了一点点小雪,走起来确实难受的很,深一脚浅一脚的。
这饭堂与朱骏想象里也相差甚远,一个宽大的四合院,三围全是伙夫们做饭食的地方,中间一片开阔的露天黄土地,一走进去顿时只觉得一股子馊味冲天而起,朱骏哪里见过这阵势,赶忙落荒而逃。
他朝怀中一摸,竟然还摸到几辆银子,不禁心中高兴万分,那日在河北大营里逃命,连马匹包袱全都丢了个不见踪影,这小碧当真细心,替自己换了一身衣服,竟然还知道塞几辆银子放里边,想想又不对,应该是大哥塞的才对。
顾不得那么多了。朱骏急急忙忙走出军营,那些守门的丘八也没有拦他。
这宁河府的规划果然是井井有序,俨然是一次性建起来的城池,大街四通八达,就如前辈子见过的老北京一般,完美的对称思想被体验的淋漓尽致。不过出了南于路,靠北的一片就杂乱起来了。南城与北城俨然是两个世界。南城是大片的军营,帅府,官衙。北城才是真正的居民区。朱骏感觉自己就如从城外进了城内一般,南城里一片死气沉沉,北城却是沸反盈天。大街之上的行人百姓,一个个脸上丝毫看不到战争的影响。或许在他们心中,宁河府乃是神武帝国的北大门,常年驻军数十万,几百年来从未见蛮子打进来过,那城墙足有十来丈高,全是拿粗大的石条堆砌起来的,便是华河绝了堤恐怕也冲不垮吧。
穿过几处小巷,总算是找到了一处酒家,一座三层高的阁楼立在这宁河府相当的显眼。朱骏掂量了一下手中的银子,微微皱了下眉头,迎着头皮就走了进去。
酒楼里热闹的很,这几日聚进宁河府的江湖好汉越来越多,龙蛇混杂,那些不曾被大一点的势力收编掉的人,自然就在北城里边逗留着。大战在即,他们一个个竟与朱骏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这一路看过了,从未从哪个人脸上看到对战争的恐惧,能看到的反而全是亢奋。在这个世界里普通百姓的爱国之心难道已经达到了这般程度?
朱骏心中疑虑丛丛,正赶上小二过来招呼:“客官想吃点啥,咱们店可是宁河府出了名的老字号,味美价廉,童叟无欺。”
朱骏随便点了几个下饭的菜,低声道:“小二,你这生意不错啊,这宁河府不是要打仗了么,少爷我是从南方来的,听说蛮子来了好几十万,正在对岸等船渡河呢。蛮子在西边可是那个凶啊,杀了人的血把华河都染红了。”
小二笑道:“看客官你说的,小的几代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宁河府人,咱们宁河府虽然隔着蛮子国这么近,小的却还从未见过蛮子长啥样呢。宁河府是什么地方,大神武帝国最大的军镇,哪个时候不时几十万的汉子守在这,那北边的城墙比白马山还高,蛮子都是骑马的,怎么可能打得进来。”
朱骏凛然道:“我听人说大同那边还不是和宁河府一般,那么多的军队,那么高的城墙,蛮子来了,说下就下了。”
小二不悦道:“客官,你当我们山东是什么地方呢。那大同怎么能和咱们宁河府比,何况要不是那姓朱不时东西,蛮子怎么可能拿得下大同,客官你和我说就算了,这话可千万别传到那些当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