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这贺县,贺县与博城县互为唇齿,而这贺县的把总张谦却是个生性懦弱,贪生怕死之徒,在我们攻打博城县之时,他定不会前来救援,而这博城县一破,贺县没了屏障,便可直取!”
王成武一听便是喜上眉梢:“我得林公子相助,必定如虎添翼!依照林公子之言,这三日连破三城更是有望啊!呵呵.."
林子达轻声说道:“也不尽然,虽说这近处的县城我有所耳闻,但这远处的三座城池便是靠近青州腹地,三城相连拱卫青州,其兵力还是不容小觑,而此后如果想在这青州立足,必定还有几场恶战啊!”
王成武皱了皱眉头,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是啊!如今我太平军的军力还甚是微弱,要想在这青州之地立足,还需一番波折,众将士,我们满饮此杯!!”
说完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大厅两侧的众将也是一饮而尽。
天色渐明,整个平安县五千太平军已是整装待发,一名兵士进门通报:“林公子,三军已点兵完毕,王统领请林公子前去调兵遣将”。
林子达也是一夜未眠,此次攻城之战虽然看似简单,都在计划之中,但毕竟太平军的实力太过微薄,如果出现纰漏,稍有不慎,别说博城难以攻下,恐怕全军也会遭受灭顶之灾。
缓缓起身,收起《百战奇略》,吹熄了烛台,轻轻叹了口气:“果然是上等兵法奇书!真可谓玄妙之至啊!”自从得到这本兵家奇书,林子达早已将此书倒背如流,但依旧日日参详领悟其用兵之道,列兵布阵精髓。
如今林子达虽没有作战经验,但百战奇略已让他如身临其境,已是满腹韬略,身经百战,轻轻捋了捋掉落下来的一缕青丝,来到中军大帐。
此刻王成武等人已是身披战甲,腰佩宝剑,个个精神抖擞,三军已是校验完毕,列队待命,见林子达进来,王成武赶忙起身相迎。
“林公子来了,三军都已列队待命,这五千人马,交于你了,任凭林公子调遣,也包括我王成武在内,只要能夺得这博县,林公子就是大功一件”。王莽神情有些激动,虽然他也不想让出军权,让林子达掌管三军,但是单凭自己的能力,带领着五千人攻城,是没有什么胜算的。
王成武自然是个聪明人,知人善任,不拘小节,颇具大将风范,否则也不会机招揽林子达加入太平军辅佐自己,只是对于林子达,王成武也并不是十分的信任,他看中的是权,而不是人。
林子达对王成武施了一礼,对他来说,这个王成武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对他又如此的信任,这让他十分感动,双手抱拳,转身看向账内的诸位战将,说道:“感谢将士们的信任,我林子达定当尽心竭力壮我太平军,助我三军将士破了博县。”
说完,来到帅案前,取下四支令箭,略一沉思,转身开口道,“我已派人招降了陈良玉,他已修书于我,表示愿加入我太平军,今日我军前去攻城,他自会联合博县义军,开城接应,王将军听令”
王成武向前迈了一步,抬手接下令牌,虽然十分恭谦,但很少有人能察觉到王成武接下令箭那一瞬间眼中闪过的一丝不快,虽然只是再一瞬间,但还是被林子达发现了,但想到王成武如此待他,林子达只希望自己的判断是错的。
“今日午时,烈日当头,博县守城兵士,必定受日光所碍,战力减弱有利于我军攻城,王将军亲帅两千将士从正门强攻”
王成武轻喝一声:“得令”。
林子达转身看向袁弘,“袁将军听令!袁将军率兵一千于午时之前攻打博城县西门,陈良玉自会前去接应为你打开城门!”。
袁弘同样也接过令牌,应声立于一旁。
林子达缓缓走到李真面前,将令箭交于李真“李将军,率兵一千同样于午时攻打东门”
李炎赶忙起身上前,呵呵笑道,“军师,如此说来,我李炎便是攻打北门吧!说话间一脸的期待,看起来相当滑稽,不免让人有些忍俊不禁!”
林子达微微一笑,把令箭交于李炎,轻声道:“李将军莫急,北门无须攻打,留给这博县把总退兵便可!”
李炎一下愣,两只大眼都直了,立在原地甚是不解,“军师,我们费尽心机,倾尽全军人马,为何不把博县一举拿下啊,将其部将一网打尽,岂不痛快!”。
“李将军,切莫着急!这博县把总乃狡诈奸险之徒,必不可留,留下北门,乃是为了给他撤军,减弱其兵力,以便我太平军攻城,这博县把总战败弃城之后,肯定会前去投奔贺县张谦,而博县到贺县又必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