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久,高州城外迎来了几十骑兵,望着尘土飞扬的大地,冯昂等人整理衣冠后,对着一行人行礼道:“恭迎太子殿下。”不错来的就是李承乾一行人,见到这个冯昂,李承乾不敢托大,于是赶紧下马扶起来道:“诸位都请免礼。”有对这冯昂道:“冯将军赶紧请起,不用如此多礼,将军现在甚是辛苦,一切从简吧。”说完就率先向城里走去,李承乾的理解让冯昂松了口气,不由对李承乾高看了几分,同时心里也有点疑问那就是太子变化真大,以前他也在长安城里待了很长的时间,相关的一些都还是知道的,如今怎么不一样了,不由他思考,赶紧跟上了。
高州府衙里面,冯盎道:“太子一路辛苦,似乎先休息,晚上为太子接风,明日再谈军事?”
听到他的话,李承乾皱了皱眉道:“高大人,如今洞僚人作乱,我们岂可如此,接风之事就不要再谈了,也不需要等待明天处理这些事,这样吧,半个时辰后,就在这里召集所有的将军,幕僚还有本地的乡绅和三位族长,相关的事情,到时候再议。”听到李承乾的话,冯盎不由的一愣,不过还是紧接着答道:“谨遵太子吩咐。”然后下去安排了,而和冯盎一起来的大小官员也去带着相关的东西为一会需要的做准备。见到人都走了,李承乾向后面的一个侍卫道:“苏兄,从进城开始你一直在观察这个高州总管,如今人都走了,你说说他这个人如何?”后面的侍卫听到后,赶紧答道:“回太子的话,属下觉得这个冯总管是个人才,虽然外面的大小城市都受到一定的叛乱影响,但是整体而言影响不大,还有我们进城的时候,发现虽然这里曾受到过攻击,但是百姓的脸上并没有惊慌的表情,而且在经过集市的时候,我发现这里的百姓在看待冯盎总管的时候都是面带尊敬。看来他在这里很得民心,受到百姓的爱戴。还有就是从守城的士兵和接待的士兵官员看来,士兵堪当精锐,而这里的官员也有不少的干练之人。从刚才和太子的对话中,虽然没有多少句话,但是也可以看出这个人会做事,而且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由此可见此人不一般。”回答李承乾的话的这个侍卫就是苏定方,如今算是李承乾自己的根底了,所以有些事也不避讳他,一路上谈及理想的时候,就是胸怀大志的苏定方也对李承乾的志向感到豪情万丈。
却说冯盎等人出去后,冯盎回到自己的府衙,这个时候冯子戴问道:“爹,这个太子还是以前的那个吗?如今看来和爹你以前描述的一点也不符合。”冯盎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不过还是道:“子戴,我们如今的形式看起来不错,实际上就我们自己清楚,我以前记得太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不过如今的情况也出现在我的意料之外,如今朝廷里面有人认定我们造反,我们实际上怎么了,你也清楚,不过从今天开来这个太子似乎也相信我们,否则他也不会带着几十人就进城了。而且看起来这个太子一点也不浮夸,或许太子的变化对我们来说是件好事吧,至少我们不怕被人冤枉了,想我几十年了一直忠贞于朝廷不敢松懈,对于所有人我敢说,我问心无愧。好了,你等下和我一起去见太子把,把你大伯和还有几个族长也请过去,我去看看那些手下,不要让他们犯错,被人抓住借题发挥就行了,不多久,府衙聚集起了高州城的重要官员,还有就是高州本地的名门望族。见到人才差不多了,还是冯盎领头行礼后,这个时候,李承乾大声道:“高州总管冯盎接旨。”听到圣旨后,下面的一排排人赶紧跪下听旨,就听到李承乾念到:“高州五洞僚集体叛乱,本是总管冯盎失职之罪,但是考虑到总管冯盎辛苦镇守高州边境多年,劳苦功高,失职之罪不予追究,但是限期半个月内剿灭安抚叛乱的洞僚族人。在此期间赐予太子李承乾和高州总管全权处理,但太子只是从旁协助。希高州总管冯盎给新年带来第一份捷报,钦此。”下面的人接旨谢恩。
本来按次坐的时候,李承乾道:“高大人,你是这里的总管,而且父皇有旨相关事情当以高大人你为主,我从旁辅助就可以了,还请高大人不要推辞。”听了李承乾的话,冯盎也不谦虚答了声谢后,坐上了主位,李承乾挨次坐下。李承乾见时机差不多了,于是对这冯盎道:“高大人,现在请你把最近的一些情况给大家讲讲吧,然后我们再商议如何处理。”听了李承乾的话,冯盎听了后道:“冯子戴你来给大家分析当前形势吧。”听到冯盎的话,末排一个比李承乾稍大的年轻人出列道:“回高大人的话,当前五洞僚人主要有瑶僚,罗窦僚两族为主,其余皆为附属,而今根据探马回报,五洞僚举兵三万余人,扼守在湘山的险要之道,湘山在高州城外三十余里,而洞僚族人全部居住在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