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八年(公元一九三八年)九月十七日上午十时整,在王铁汉师长以及退守无名高地的一零五师余部还在抓紧时间修筑和加固第二道防线的战壕,工事和掩体的时候。昨日晚间刚刚攻下第一道防线的三座山头的日军一零一师团大久保旅团也开始有所行动了。
站在三座山头东侧的山头制高点上,举着军用望远镜向王铁汉率领的一零五师驻守的无名高地阵地不断窥视着的大久保三郎深吸了一口气。看着远处一零五师围绕着无名高地挖掘的那纵横交错的战壕和错落有致的防御工事和明暗结合的射击掩体,大久保三郎也不禁暗暗佩服,王铁汉和他手下的一零五师的士兵们刚刚遭遇了一次减员严重的战斗,在十五个小时之前他们还是一支伤亡惨重,士气低下的残兵组成的队伍。但是在短短的一晚过后,他们却又神奇般的恢复了活力,再次涌现出了那种生龙活虎,竭尽全力的赶紧和不惜牺牲生命的顽强果敢的军风,这一点让看惯了国军队伍一触即溃,四散奔逃,意志涣散的大久保三郎颇感意外,心中也开始有些敬佩起眼前的这支几乎被自己打残的军队了。
“旅团长阁下,西南方三公里处就是支那守军一零五师驻守的无名高地了,这无名高地东西长一千两百二十米,南北最宽处为四百八十米,最窄处为七十米。支那军队在这座山头上修筑了很多的防御工事以及射击掩体,但是却只有一个不满员的步兵师驻守,他们缺乏大口径火炮和重型武器,而且士兵经过了连续两天的激战早已经疲惫不堪,如果我们先用重型榴弹炮齐射一阵,打掉他们的几个火力点,再以战车小队为先导,发动针对无名高地的猛攻,我看四个小时左右就能占领这无名高地,全歼山上的支那守军。一旦夺得了这无名高地,高安县城以北就再无险可守,整个高安县城就等于完全暴露在我们大日本皇军的的兵锋之下了!旅团长阁下,请您下达命令,由我来带队发起进攻吧,我手下的天皇的武士们早已经迫不及待要与支那军队一战啦!”大久保三郎的身边,他的参谋副官兼侄子大久保永信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主动请缨道。
这个大久保永信年龄不到三十岁,却因为在陆军学校学习期间成绩优异,又是军人世家大久保家族的第三代的长男,所以在1936年陆军学校一毕业就获得了少尉军衔,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他就从日本国内被抽调到了他叔父大久保三郎所在的日军一零一师团大久保旅团担任作战参谋,虽然在1938年南昌会战的时候一零一师团在赣北遭遇了惨败。但是大久保永信却因为他在战斗中好似疯虎一般的猛打猛冲的武士道精神而受到了额外的嘉奖,因为他出色的指挥,他手下率领的一支日军中队在整个师团遭遇惨败,人员死伤惨重,旅团长大久保三郎也负伤败退的情况下,居然顺利的撤出了战斗。在这次几乎将一零一师团全歼围歼战之中,大久保永信率领的整个中队只有十二人的伤亡,极大的保存了中队的作战实力,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大久保永信也由此获得了上峰们的器重,一年之内连升三级,从一名少尉提升为了少佐,参谋副官。
大久保三郎对于这名文武双全的侄子也是极为的器重,自从大久保永信被提升为少佐之后,就一直将他带在自己身边,让他参与制定旅团的作战行动计划,希望他在实战之中多加历练,在自己退伍之后能够接过自己手中枪,成为大久保旅团下一任的旅团长。现在听到这名年轻气盛的侄子主动请缨出战,他赞许的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军用望远镜,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却是一反常态的摇了摇头。
“支那军队也明确的意识到了这座无名高地对于高安县城防御战的重要性了。虽然支那军的一零五师只是一支装备落后,减员严重的步兵师,但是他们的师长王铁汉却是一个难缠的对手。永信君,你自己看,支那军在这座0.5平方公里都不到的高地周围前前后后共挖掘了纵横交错的二十二条战壕,王铁汉在无名高地的山腰,山顶,后山等几个重要位置上都部设有炮兵射击阵地,使得整个高地的正面山坡和蜿蜒其下而过的会高公路都暴露在火炮火力的打击之下。还有,你看山腰和通往山顶的那几处灌木丛里,那里都有挖掘出来,用沙袋和夯土构筑的机枪掩体,上面覆盖有杂草和荆棘,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这样的机枪掩体如果不及时拔除掉,会给贸然发动进攻的步兵造成严重的伤亡。所以虽然永信君你现在主动请缨出战,但是我认为现在战斗的时机还未到!”大久保三郎将手中的军用望远镜递给了大久保永信,双手叉腰一一指点道。
“那旅团长阁下打算何时发动攻击呢?莫非是要让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