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风云1939——滴血的刺刀 > 第二卷 血色苍穹 第九十一章 不教胡马度阴山(下)

第二卷 血色苍穹 第九十一章 不教胡马度阴山(下)

无名高地是一片丘陵小山,此时此刻卢良才连长和他所率领的二营三连的六十多名士兵就驻守在无名高地西北靠近公路的山坡上。虽然他们只是负责一团侧翼阵地的二营麾下的一个不满员的步兵连,但是卢良才连长和他手下的士兵们却并没有就此掉以轻心,昨晚一撤退到这以无名高地为主的第二道防线之后,他们就连夜赶工,在原先就已经构筑完成的隐蔽良好的防御体系上再次进行加固,忙活了一整晚,只是在十七日的清晨轮流休息了三小时。

二营三连驻守的这片山坡也不是过于平坦开阔的正面山坡,而是略有起伏,部分地段的坡度甚至超过四十五度的高地地形,是理想的阻击战地形。一团的作战参谋们认真的规划了整个二营的阻击阵地的具体部署,使得整个阵地恰好扼守在侧翼阵地的咽喉之上,而三连的这个阵地只是整个二营阵地上的一个突出部而已。整个一团阵地前后部署了三道战壕,第一道战壕位于正面坡地的雷区后方,拥有轻机枪射击掩体,掷弹筒工事和轻型迫击炮射击阵地。并且有数道交通壕链接到侧翼的第二道战壕(即二营所在的战壕)和第三道战壕,拥有加固的木排,沙袋,麻绳等加固掩体的团指挥部和电台等位于第三道战壕的侧后方。团属迫击炮小队和四门70毫米口径步兵炮就位于第三道战壕之内,居高临下轰击冲破了雷区的阻挡正在冲杀上山的鬼子兵们。

在王铁汉师长精心的布置和安排之下,一团和三团的阵地布置都差不了多少。当日军冲击雷区后方的第一道战壕的时候,会遭遇第一道战壕之中的以步枪,轻机枪,掷弹筒,手榴弹为主的步兵轻型火力和布置在第三道战壕里的掷弹筒和步兵炮的集中打击。同时一团和三团都一反常规的将以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为主的重机枪射击阵地布置在了阵地两侧的第二道战壕之内,这样一来不但不容易被日军正面部队后方的敌军炮火进行压制,而且还能对攻入中国守军阵地的日军部队进行侧射,可谓是防不胜防。

由于之前连续两天跟大久保旅团的激战,王铁汉师长吸取了重机枪射击阵地容易被敌人发现,召来日军火炮和坦克车等重火力的定点清除,导致最为依仗的重机枪射击阵地轻易就被提前击毁的教训。王铁汉师长下达了严令——除了师直属炮兵营周围用来压制敌军火力的两挺马克沁之外,其余步兵团配备的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不得在同一个射击阵地停留发射超过十五分钟,否则很容易被日军远程炮兵部队用榴弹摧毁掉。重机枪配备在侧翼阵地的同时,必须有至少两个后备射击掩体可供重机枪随时转移。虽然眼前的日本人拥有大口径火炮和装甲车辆的掩护,但是他们拥有大量的步兵部队,重机枪这种可以给步兵造成巨大杀伤的武器依然是中国守军阵地上最为仰仗的支柱。自然,二营三连的阻击阵地也是遵照王铁汉师长的命令而如此构筑的。

日军三个步兵中队,五百多人的队伍居然被卢良才连长率领的一个六十多人的减员将近百分之五十的步兵连依靠地形而击退了。不甘心失败的日军步兵中队中队长们自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三个步兵中队留下了一些机枪手和掷弹筒小组对三连阵地进行火力压制,其余人等则开始重新发动对三连阵地的又一轮进攻。日军步兵们哇哇怪叫着,疯狂的叫嚣着,大喊着“天皇万岁!”的口号离三连阵地越来越近,鬼子们狰狞的面容被中国士兵们一清二楚的看在眼里。

“打——”卢良才大吼一声,将手中驳壳枪的射速调到了最快,“哒哒哒——”弹夹之中的十多发子弹一口气全部扫射了出去,阵地前方的山坡上被子弹打得沙石飞溅,枪声一响,又有四名日军士兵上身中弹,扑倒在地。进攻的日军士兵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只见在前方的中国守军阵地上,数道火红的弹道横扫过来,在空中似乎形成了一片密集而耀眼夺目的火网,遮天蔽日一般的笼罩在了进攻的日军部队身上。

冲在最前面的日军步兵们好似被无形的火镰收割的麦子一般横七竖八的倒下一大片,有的扑倒在地,有的仰面朝天向后倒去,还有的则如同一届横木一般僵直的顺着有一定坡度的山坡一路翻滚了下去,一些更惨的则直接被火力强大,子弹穿透力极强的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重机枪直接击中,整个上半身打得血肉飞溅。日军的这次进攻再次遭遇了凭借地形优势,居高临下进行射击的中国守军的迎头痛击,日军步兵们虽然一贯推崇宁死不退的武士道精神,但是面对这种压倒性的重机枪的持续扫射还是无法前进半步,不得不溃退了下来,躲在了山坡上一处重机枪够不到的岩石堆后头,只是在冲锋的路上再次留下了一大片日军步兵的尸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