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魁也同意,感叹道:“钱这东西还真好,有了它就百事不愁了。我家要有钱岳仲也会上学的。”他对弟弟没上学感到歉意。弟弟除了比自己顽皮些,天资也是聪明的。他多次对父亲说要弟弟也读书,父亲只是摇头不语。母亲告诉他,家里的这点钱只能供他读书,再没有能力供弟弟上学了。岳魁要求让弟弟去上学,自己外出谋生。母亲道,学校老师跟你父亲说过,你能学习,将来是个好材料,会很有出息的。所以你父亲听了老师的话,家里就是揭不开锅也要让你读书的。你弟弟他呀,爱野,就是怕他学了就出去乱窜惹是生非,那不是害了他。
裘举不知岳家的安排,但认为家以长子为大的道理,就道:“家里以兄长为先,这不,我就先读书了。”
岳魁笑道:“你只道长兄为先,可这位先学问大了。我虽受到了全家人的重视,有机会外出深造,可是家里是吃舍不得吃,传舍不得穿,大弟已经成人,还是破衣裹身,吃的是粗茶淡饭,做的是牛马活。那父母不说了,他们艰苦一辈子,吃穿先尽孩子们,到他们头上那就是苦不堪言了。还有一个不灵光的小弟弟,这也是他们的心病,他们怕自己百年后小弟无人照顾。我既然享受了家里最好的待遇,那么我就要担负一切责任;这人啊,不仅要孝敬父母,还要照顾好弟弟们,平心而论,就是还他们给我的,也得我一辈子献出。”
裘举觉得是这个理,很兴赏岳魁的为人,他佩服他人不仅聪明,而且是个明事理的读书人,看来他的书没有白读。他回想自己的那个小弟,虽是人不大,自己对他也不错,可是他处处跟自己比,先是埋怨父母只送自己上学,现在埋怨要自己回老籍照顾祖父母,不给他一点好处。他就没有想到人还是那点大,虽是快成人了,处事小家子气,在同年人中是个起不了大浪的脚色。就笑道:“家里虽把责任给的你了,可两个弟弟都敬佩你呀,把你当真正的大哥看,对你也没有一点私心。依我看家里要发达就是首先要兄弟们团结,常言道兄弟齐心可断金!你家会有好日子过的。可怜我家呀,几时搬出那湖边村。”随即又道:“我要回石头村了,爷爷奶奶还等我回去啊。”
岳魁笑道:“那我就不留你了,真是会到你有聊不完的话,再不知几时了。”
裘举也笑道:“碰到你真是有千言万语,可这这时间太短了,你不能多玩些日子走,到时我借你到街上去玩。”
岳魁道:“没时间了,以后有时间回来我一定去镇上找你,跟你好好谈几天几夜。”见裘举要走又道:“要是仲弟回来就好了。”
裘举笑道:“我也很想岳仲,回来后就没遇到这家伙,你不知道他在忙麽事!”
说曹操,曹操就到。岳魁的弟弟岳仲从远处牵着牛迎来,叫道:“裘举,进屋去。我把牛栓好了就来!”
裘举兴奋地也叫道:“好小子,好久不见你可想我呀?”
岳仲道:“想,想!想你个屁。当了先生了,还记得我们这些放牛的朋友!”说着转进小巷子里去了。
岳魁笑了笑,总觉得对不起岳仲。随即进了家门,岳魁的母亲要小弟跟裘举打招呼,忙要岳魁给裘举倒茶喝。
裘举忙道:“伯母,你家好干净呀。”
小弟傻傻地叫道:“哥哥请坐,喝茶。”
岳母道:“要不是这个小家伙我都下地去了,看连说话不清楚,他与岳俊和岳魁一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裘举问岳魁:“你小弟弟多大了?”
岳魁道:“我家岳耀比岳仲小好几岁,听说是在肚子里憋得时间长了才这样的,这不把我妈拖累得这么苦啊!,要不岳仲怎么起名仲字啊,他是老三。”
裘举道:“人家薛仁贵小时跟你弟一样,说不定将来是个将帅之才呀。”
岳魁娘道:“这孩子将来是他哥两的包袱呀,岳魁心大怕他不会长期呆在家里,岳仲脾气不好,不知找个麽样的媳妇,这个傻儿子将来怎么办啊。”
岳魁笑道:“船到桥头自然直,到那时有我与岳仲管他,您老还怕他没饭吃不成。”
大儿子给她吃了定心丸;小儿子比大儿子爽快,他也疼这个小弟弟,也对岳仲放心。
裘举剧目一看,岳家是三间破瓦屋,比起自家的爷爷住的瓦屋差多大小。岳家母亲跟裘举聊会后就要大儿子好好照顾客人,随后就带小弟进自己房里去了。
裘举到了岳家堂屋,也就是客厅,岳魁要裘举坐下,马上从桌上黑泥壶里倒出了茶水,递给裘举一杯。裘举也渴了,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