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踏浪行 > 第46章 恨月老牵错红线

第46章 恨月老牵错红线

第二天一早,裘举接到家信,这是洪湖边的湖边村出来做事情的路过石头村的人带来的。裘举马上看了家书,一看是父亲求人代笔写来的,大致意思母亲病了思念远方的大儿子,要裘举火速归家探母。裘举把来人带到红红餐馆吃过早点后问了问来人家里的情况,来人笑道,“我自己一直在外颠簸,对村子上的事情还不知晓;信是裘举父亲送到他家的求带来的。”

既然再来人那里打听不到真实消息,裘举送走来人后决定马上回湖边村,他对母亲有说不完的感恩与思念。

裘举的母亲是个很贤惠的女人,四个孩子的成长全都在母亲眼皮底下,她把自己善心与忍让的性格教育给自己的孩子们,裘家孩子们在村里也算让大人安心的孩子们;尤其是裘举的大姐,完全继承了母亲的衣钵。他那时还不知道母爱大于天,只知道非回去不可。

远方鸿雁传来了寒冬的啼鸣,为了母亲裘举将柳荷花暂时放下了,他决定先看望母亲再回来找柳荷花。

裘举跟颜大春请了假,颜大春笑道:“你与我还讲那些套路,尽管回去,有么难事尽管带信来,我们兄弟们一定设法解决。”

裘举也笑道:“有了颜大哥的为人,有了江湖上的那些兄弟,你们就是我的主心骨。那我就回去了,只要母亲没什么大碍,我会尽早回来的。”随后他安排好了自己的事情,火急地亲自驾船去河滩镇去赶长江的上水轮船,经过一天一夜奔波好容易到了湖边村。到家已是第二天中午了,一进屋里看到了已经摆好了酒席,要他与同村的余禾结婚。

开始裘举反对,母亲求裘举道:“你也不小了,余禾是我们村上的姑娘,现在已是个漂亮的大姑娘了,我们一跟她家提亲,她父母很爽朗地答应了,还同意你们马上结婚。你说这好的事情我们怎么会放过,你们早结婚,爷爷奶奶就可以早抱重孙。再说余家的姑娘知根知底,总比你在沙同镇找个姑娘强吧。”原来这次余家决心把姑娘嫁给裘举了,这是事出有因。

裘举不想为难母亲,就道:“她家这快要嫁女儿会不会是有么事情?”

母亲一笑,“这姑娘性子强,一天跟她父亲扯皮杨言要到外出找她哥。他哥自你走后他也出去了,谁知道他到哪里去了。有人说他到了湖南煤矿你去当工去了,可一直没有钱带回来。就连个信也没有,余禾要出去找她哥,你说她父母肯吗。所以想找个知根知底的把她嫁出去算了。正好我家又跟她家提亲,他父母就顺水推舟嘛!”

“余达也是,这大的人了也不为父母着想!”裘举又笑道:“没这简单吧!”

母亲笑道:“儿子啊,你想歪了,余禾是个本分姑娘,没你想的与货郎那回事情,你就放心进洞房吧!”

裘举道:“娘,我有事情跟你说。”正要跟母亲提柳荷花的事情时,可是外面锣鼓齐鸣响,到余家太姑娘的花轿已经到了裘举大门。

母亲一看笑道:“你结了婚后有的是时间。你快点迎亲好了。”见裘举不情愿,就要村上几个跟裘举玩的好的青年架着裘举去迎接花轿。

在荆河岸,接新娘子是新郎不到女方家去的,只在自家迎接媳妇到来。

在众儿时朋友的绑架下,裘举与余禾拜完天地后裘家开席宴请亲朋入座。

湖区人家孩子结婚办的很热闹,除了男家亲戚外,还有满村的来往的人家。与裘举好的年轻男子中选出十个跟裘举一桌,这叫十弟兄陪新婚,这是一个古老的民俗。

随后,是男孩子们盘弄新郎的时候,办法是想尽办法让新郎喝醉。

醉醺醺被他十个陪酒兄弟们送裘举进了洞房,这时在洞房里看新姑娘的人们自觉离开,洞房里只剩下裘举与余禾。花烛之夜余禾见裘举被灌醉了,就翻洞房里的窗户出去了。趁醉酒了裘举没能阻拦,从窗户爬出去余禾跟一个男子上了一条渔船,随之船进了洪湖。

第二天酒完全醒了,他看到了桌子上一封信,这是余禾写给他的:裘举哥,我喜欢你;可我不能嫁给你,在你走了后我已经有了相好的;我们决心相伴终身。我为了我们的诺言我不得不从洞房内出走,去迎接我们的幸福人生。也祝你终究会到称心的女子相伴一生,为你裘家添子添孙,富贵万代。这余禾也学了些字,不想用在这上面了。裘举想,肯定是那货郎教她余禾学到的文字,要不能文绉绉的。看来那货郎是个不简单的家伙,这好的文字一定读书不少,也一定出身不简单;特为余禾祝福,祝她心想事成,两个有情人白头到老。

裘举没想到余禾如此时髦,后来一打听余禾喜欢上的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