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越大唐之一代明相 > 正文 第二章 魂穿异世

正文 第二章 魂穿异世

大唐德宗年间,在削藩过程中,利用藩镇打藩镇,导致了参与朝廷削藩战役的幽州节度使朱滔等人的不满。结果,形势发生逆转。

建中三年(782)底,卢龙节度使朱滔自称冀王、成德王武俊称赵王、淄青李纳称齐王、魏博田悦称魏王,“四镇”以朱滔为盟主,联合对抗朝廷。

同时,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也自称天下都统大元帅、太尉、建兴王(不久又称楚帝),与四镇勾结反叛。战火一下从河北蔓延到河南,而且东都告急。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十月,德宗准备调往淮西前线平叛的泾原兵马途经长安时,因为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赏赐,加上供应的饭菜又都是糙米和素菜,士兵发生了哗变,也就是“泾师之变”。

德宗仓皇出逃到奉天,成为唐朝继玄宗、代宗以后又一位出京避乱的皇帝。

泾原兵马拥立朱滔的兄长、曾担任泾原军统帅的朱泚,称大秦(后改为汉)帝,年号应天。

朱泚进围奉天,前线李晟、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等军从河北撤军勤王,德宗的削藩之战被迫终止。

兴元元年(784)正月,德宗痛下“罪己诏”,声明“朕实不君”,公开承担了导致天下大乱的责任,表示这都是自己“失其道”引起的。

德宗在诏书中宣布,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等人叛乱是因为自己的失误,所谓“朕抚御乖方,致其疑惧”,故而赦免了这些叛乱的藩镇,表示今后“一切待之如初”。

除了朱泚以外,甚至连朱滔也予以宽大,许其投诚效顺。

从此,开始调整了对藩镇用兵的政策。

王武俊、李纳、田悦见到大赦令,取消了王号,上表谢罪。二月,由于朔方节度使李怀光联络朱泚反叛,德宗又不得不再次逃往山南西道的梁州避乱。

一直到七月,德宗才因为李晟在五月打败朱泚收复京师而重返长安,结束了颠沛流亡的生活,改元贞元。

贞元元年,公元785年正月,新年将至,因大唐历经战乱,国力空虚,百姓生活惨淡,德宗一面安抚藩镇,一面加强科考制度,选拔人才,逐步重视农耕,百废待兴。

此时的金翁山,高三百丈,山体石块累累,林木葱葱,溪水长流,山泉甘醇,位于长安东北90公里处。

山下有一村庄,叫梅庄,属京兆府义亭城的管辖。

这里居住着上百户人家,家家以种植五谷为生,但每年五谷收成较少,加上近几年战乱,徭役甚多,庄里年轻男子锐减,有的男子文文弱弱,手无缚鸡之力,有的地痞流氓,不务正业,有的缺胳膊断腿,勉强可以自理。

庄里女子有的守寡,有的待字闺中。

庄里劳力基本上落在女子和各家老人身上。

在这上百户人家中,庄西头有一户人家,姓梅。

这梅家世代是诗书门第,也算大户,但如今却已落寞,生活拮据,家中惟有二老及一子一女,老人叫梅自海,是位秀才,年已五旬,娶的是邻庄宋庄的大户王氏,王家世代经商,在京兆府义亭城以经营布庄为主,到现在也已落寞,两家走动往来如常,相互接济。

他们有一子一女,儿子叫梅竹,今年19岁,未及功名,自幼体弱多病,女儿叫梅菊,今年14岁,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身体矫健,乖巧懂事,长发及肩,年纪虽小,却生的貌美,平日里,与哥哥感情特别深厚,知道哥哥体弱多病,便跟随庄上名医李万成学习医术,时常去金翁山打猎野味,给哥哥煲汤,采摘草药,希望哥哥快些好起来,但终究没有什么改观。

梅菊自幼便听祖辈讲述,传说很早以前,这里还没有金翁山,只因此处有条恶龙为害义亭城一带百姓,太上老君奉旨降伏了那条孽龙,将它用一口金瓮扣住。不料那孽龙妖术通天,大有把金瓮掀翻之势。太上老君便遣其坐骑猛虎一对卧踞金釜之上,这才将金瓮牢牢压住,孽龙无法逃脱。然而南边的雄虎性野,总想四处游荡,不愿老老实实卧在金瓮上。这让太上老君很不放心。为了不让雄虎乱跑,太上老君便用一条铁索系住雄虎,铁索另一头系在金瓮顶上。雄虎这才规规矩矩卧在金瓮上。就这样经过千万年的风吹雨打日晒霜曝,金瓮变成了山脉,人称金瓮山,南边的山脉叫虎头山,整座山叫二虎山。因众人在山顶设有太上老君庙,以求庇佑,故又将此山称作“太北山”。

梅菊每年都会在七月十五这天,上山拜庙,以求保佑哥哥快点好起来。

现在正值正月,即将就要过年了,梅菊眼看哥哥的身体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