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西接过锦囊,打开锦囊,取出一看,这回他可真的傻了眼了。
惊讶的说道,“怎么会这样?”
梅菊因为还惦记着刚才那个公子,突然听罗西这么一说,也好奇的问道,“哥哥,怎么了?”
罗西没有回答,抓着梅菊的手,将她快步的带回。
到了客栈,进了房间,关好门窗,喝了口水,这才坐下,取出怀中锦囊里的东西,放在桌子上,对梅菊说道,“菊儿,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梅菊摇摇头,道,“不知道。”
罗西接着说道,“这是金色龙凤八卦铜镜。”
梅菊好奇的将铜镜拿在手中,细细观摩,只见这面铜镜,非常崭新,背面镌刻有精美的龙凤八卦图案,正面是镜子,这镜子照的人很清晰,观看了好久,才说道,“哥哥,这不就是一面皇宫里用的铜镜吗?有什么稀奇的?”
罗西见她不知其中缘由,把它当成了一面普通镜子,遂从梅菊手中取过铜镜,咬破手指,滴了滴血在铜镜背面,对梅菊说道,“你看清楚了,接下来会发生一幕不可思议的事情。”
梅菊和罗西静静的坐着等着,可过了好久,依旧没有发生任何事情,梅菊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哥哥,你又骗我,哪有什么稀奇的事发生?”
罗西也奇怪的说道,“不可能啊,我明明是借助这面铜镜才来这里的,怎么会没有反应呢。”
心想,“难道,只有找到杨军,和杨军一起才能使铜镜发生变化,我们才能回到我们那个年代?那我现在要不要告诉菊儿这一切呢?算了,还是先别说了,不免又让菊儿和她爹娘伤心一场。等时机成熟再说。”
梅菊看着哥哥发呆,不知哥哥怎么了,便坐到罗西跟前,说道,“哥哥,你怎么了?”
罗西看着梅菊可爱的眼神,也不忍心告诉她真相,摸摸她的脑袋,说道,“哥哥没事,奥,对了,这是那位公子丢的东西,你先收着,等再见他的时候,交还给他。”
说着,将铜镜装进锦囊,递给梅菊保管。罗西嘱咐她早点休息,自己回房间休息了。
再说,另一边,只道那位公子正是唐德宗李适的长子李诵。
是昭德皇后王氏所出,生于上元二年正月(761年1月8日),始封宣城郡王。
大历十四年(779年)六月,进封宣王。
唐德宗李适即位的当年,即大历十四年(779)十二月诏立为皇太子。
到了第二年即建中元年(780)正月备礼册立。
太子妃萧惠氏侍立左右。
这夜,太子李诵刚刚在宫中与德宗商议完这几日殿试之事,任命太子李诵监考,又问了问义亭城梅竹考试晋级如何,太子李诵回复,已中会元,在长安准备殿试,德宗只说了句好,便命李诵全权负责殿试之事,说完,向德宗告请,出了宫,就在回府途中,巧遇梅菊。
回到府里,萧惠氏为其宽衣解带时,才发现他的铜镜不在,便问道,“太子殿下,您铜镜怎么不在?”
李诵急急上前又寻找了一番,想了想,自己在桥上与一位小姑娘相撞,想毕,一定是在那个时候掉了,也不知那姑娘姓甚名谁,也不曾看清她的长相,只好长叹一口气,道,“算了,不找了,它该回来的时候,会回来的。”
萧惠氏怨道,“那可是我们皇家世代相传的东西,岂能说丢就丢呢,要不,下诏,四处寻找吧。”
李诵道,“算了,睡觉吧,我有预感,它一定会回来的,不必着急。”
萧惠氏闷闷不乐的躺下和李诵睡了。
第二日,卯时,李诵早早去了宫中,与诸大臣准备殿试,罗西等诸位士子纷纷来到大殿,参加殿试。
等殿试结束,诸人回到各自客栈。
梅菊问哥哥考的怎样?
罗西只道,“很好,很好,看结果。”
梅菊知道他哥哥的才学,也不为他担忧。
拉着罗西,在京城逛了两天,等第三日,发榜,榜文上第一名状元是梅竹。
梅菊一看哥哥果真中了,兴奋不已,当下,回了客栈,宣榜的衙役到客栈发了榜文,罗西和梅菊按惯例给了衙役赏银,罗西便接着榜文,上殿面君谢恩。
到了大殿,见到天子德宗及太子李诵,谢恩之后,德宗在殿上又考了考罗西,见罗西应答如流。
问太子李诵此人如何?可谋何职?
李诵在旁也称颂梅竹是个人才,并秉明德宗,定边县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