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越大唐之一代明相 > 正文 第十四章 委任宁州

正文 第十四章 委任宁州

罗西在定边县从严治县,他根据定边县的地理环境,改进了原先的农具,重视农业,加强教育,执行前任吏部尚书、盐铁使刘晏的新盐法等措施,治理本县。

七月,陕虢都知兵马使达奚抱晖鸩杀节度使张劝,代领军务,邀求旌节,并密召李怀光将达奚小俊为援。

德宗李适鉴于局势危急,便于任李泌为陕虢都防御水陆运使。

李泌请求单骑前往,李适初时虽有怀疑,但最终同意。

李泌先见陕州进奏官及将吏在京城的人,欺骗他们说:

“皇上因陕虢饥,所以让我领运使,督江淮米以赈济。陕州行营在夏县,如果达奚抱晖可用,就让他统军;如果有功,就让他出任节度使。”

以此麻痹达奚抱晖。

同月十七日,李适加封李泌为陕虢观察使。

李泌至陕州行营,让达奚抱晖自领家人亡命。

李泌辞行时,德宗李适曾草拟参加叛乱的七十五人名单授李泌,命他诛杀。

李泌遣走达奚抱晖后,朝廷所派的宣慰使要求李泌一定要诛杀叛乱者。

李泌不得已,只械送了兵马使林滔等五人送至京。

达奚小俊领兵入境,听说李泌已入陕,只得还军。

陕虢遂安。

十月,马燧收复河中,李怀光兵败自杀。

次年正月,德宗将神策军左右厢扩建为左、右神策军,窦文场和霍仙鸣等宦官仍然担任监军,称为“监勾当左、右神策军”。

四月,淮西将陈仙奇杀李希烈投降,李适就任命陈仙奇为节度使。

七月,淮西兵马使吴少诚杀陈仙奇,李适又任命吴少诚为节度使留后。

八月,罗西获知吐蕃尚结赞大举入侵,与杨军商议道,“杨军,你的机会来了,我刚刚得朝廷的奏报,吐蕃尚结赞大举入侵宁州,前方战事吃紧,皇上在京举行武状元科考,凡是及第者,皆可授封同元帅李晟出征平叛。”

杨军知道罗西的好意,他也早想去图一番霸业,可又担心罗西和梅菊在这边有什么安危,一时也是定不下心来,罗西看出了杨军的担忧,对杨军说道,“杨军,我知道你担忧我和梅菊,你放心去建功立业,我和梅菊在这边有成喜、成德保护,再说,坊州还有周云、王风两位兄弟保护,你还有什么担忧的。”

杨军听到这,已再无顾忌,遂和诸人告别之后,向长安而去,途经坊州,和周云、王风两位兄弟道别,周云、王风一听,也想去参加科考,杨军本不想让两位兄弟前去,因为顾忌到他二人一走,罗西和梅菊那边就只有成喜、成德两人,但周云、王风一致坚持,说等那边战事一了结,就回来这边。

杨军无奈,只得同意,就这样,三人解散了山寨诸兄弟,被解散的一部分回家种地,一部分跟随三人,准备从军,三人与诸兄弟到了长安,参加完科考,杨军为武状元,周云、王风榜上皆有名,位居第二、第三,李适当即授命李晟为平西大元帅,杨军为先锋,周云、王风为左右都骑参将,众人谢恩之后,李晟便领五万将士赶赴宁州。

李晟派部将王佖伏兵于汧城,自己与杨军正面交锋于尚结赞,周云、王风带将士从敌军侧翼攻入,大败吐蕃,可惜让尚结赞逃了。

李晟命人安置好城内官兵、百姓,率军回京复命。

到了京城,李适犒赏三军,封李晟为平西大元帅,杨军为播州节度使,周云为坊州节度使,王风为宁州节度使,诸人拜谢圣恩,退出宫门,相互把酒谈欢后,杨军再次叮嘱周云兄弟保护好罗西和梅菊,便各自领命前去封地上任。

十月,李晟派猛将野诗良辅、王佖率领步骑五千,攻打吐蕃摧砂堡,途中击败两万吐蕃军,乘胜逐北,攻克摧砂堡,斩吐蕃将领扈屈律悉蒙,在烧毁吐蕃所储物资后回师。

贞元三年,参与防秋的淮西门枪兵马使吴法超率步骑四千从鄜州叛逃。

浑瑊派部将阻拦未果。德宗急遣中使敕令李泌发兵拦阻,不得让淮西军渡河。

李泌马上派押牙唐英岸率军至灵宝,但淮西军已渡过黄河列阵。

李泌于是令灵宝供给他们粮食,淮西军也不敢剽掠。

次日,淮西军在陕州城西宿营,李泌不再向他们供给粮食,而派部将率精兵埋伏于太原仓隘道。

一日后,淮西军行入隘道,李泌所派的伏兵齐发,淮西军大败。

残军从山路南逃,李泌又派大将燕子楚率军四百至长水。

唐英岸多次追败叛军吴法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