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西说道,“回相爷,正是下官。”
李泌对罗西一番称赞过后,将太子殿下与罗西、梅菊、两名侍卫一一请进相府,嘱总管沏茶,诸人边喝茶,边闲聊,几杯茶过后,李诵起身对李泌说道,“听说相爷府上后花园很别致,我也未曾来此一看,今日到相府,不知可否到后花园一看。”
李泌也起身回道,“太子殿下客气,既然,太子殿下想去,那微臣就命总管带殿下过去。”
李诵说道,“那就有劳相府总管了。”
说完,跟罗西使了个眼色,罗西会意,也起身对梅菊说道,“菊儿,那你也陪太子殿下去后花园转转吧。”
然后,压低了声音,对梅菊说道,“记得约法三章。”
梅菊也低低的回道,“知道的了。”
说着,开心的和李诵跟着总管去了后花园。
客厅里只剩下罗西和李泌两人,李泌让罗西坐下,两人先是谈论谈古论今,再到当下局势,罗西见机会来了,便对李泌畅言道,“李相爷,我听说,皇上因为郜国公主一事,对太子殿下生了嫌隙,欲废黜太子,改立舒王李谊,不知此消息可属实?”
李泌坦言回道,“皇上确实在朝上经常夸赞舒王李谊,也在私下跟我说过想要废立之事。”
罗西道,“那相爷可否劝谏过皇上?”
李泌叹道,“当然劝谏过,可是皇上根本不听我的,我也是无能为力呀。”
罗西说道,“相爷,其实,下官这次来,是拖太子殿下之言,前来和相爷商议,如何劝谏皇上,打消废立之事。”
李泌其实自太子进府,已经猜到了他们来此的目的,见罗西说了出来,也就直言道,“那你可有办法?”
罗西道,“下官有一计,还需相爷从旁协助。”
李泌道,“但能打消皇上想要废立一事,只要老夫能办得到的,你尽管说。”
罗西道,“其实,很简单,我就是想让相爷给皇上点一出戏,让皇上看看戏。”
李泌道,“看戏?就这么简单。”
罗西道,“对,看戏。”
李泌道,“看什么戏?”
罗西道,“三十六哭。”
李泌说道,“这是什么戏?怎么老夫从来没有听说过。”
罗西道,“这是我家乡的戏曲,大人当然没有听过了。”
李泌道,“好,那你把这曲词写下,我让太常寺去准备。”
罗西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递于李泌,回道,“相爷,下官就等您这句话呢,在下早就准备好了。”
李泌接过竹简,看了看罗西,笑道,“看来,你是有备而来啊。”
罗西道,“让相爷见笑了。”
李泌打开竹简看时,见上面写着,‘自从把儿丧了命,无一日王不哭三五声。
王好比轩辕皇帝哭仓圣,又好比尧舜哭众生。
禹王也曾哭水洪,汤王爷家哭五更。
王好比纣王哭闻仲,冀州城苏护哭全忠。
梅柏哭的钦天鉴,比干相哭的老商荣。
周文王哭的伯邑考,周武王又哭姜太公。
鲍叔牙哭的是管仲,齐王也曾哭晏婴。
哭伯桃本是羊角哀,燕王哭的孙伯灵。
范蠡在深山哭文仲,伍员逃国哭父兄。
昔日里圣人哭夫圣,墨子哭的朝歌城。
杨子哭的是岔径,晋重耳列国哭申生。
吴广哭的是陈胜,霸王他又哭老范曾。
赵王哭的廉颇将,申包胥七日七夜哭秦庭。
高皇爷哭的是韩信,张良深山哭陈平。
汉武帝哭的霍去病,李陵哭的苏子卿。
刘秀哭的姚子匡,王莽哭的徐世英。
刘备哭的是关公,小阿斗哭的诸葛孔明。
曹操哭的郭奉孝,汉献帝宫院哭梓童。
周瑜哭的黄盖勇,小刘谌在庙堂哭祖宗。
张翼德哭的是庞统,王允在花园哭张年兄。
董承马腾哭吉平,张苞关兴哭黄忠。
隋文帝哭的太子勇,李晋王三哭永安宫。
高祖哭的息王,太宗又哭承乾,高宗哭的梁王,武后又哭中宗。
玄宗哭的李瑛,今王日后又哭太子。’李泌看后,不觉为之一惊,对罗西说道,“这会不会有些过?”
罗西道,“当今天子是有道明君,但有时难免也会糊涂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