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西和李婉莺,还有武楚、成喜、成德、小莲等人一起赶回长安。
众人到了相府,只见相府大门上挂满了白绸,相府内外皆是白丧,前厅正堂摆放着李泌的灵柩和牌位,罗西和李婉莺走进厅堂,匍匐跪拜哭泣着,李婉莺因为伤心过度,晕厥,倒在地上,罗西见状,一把抱起李婉莺,将她放到后厢房,把了把脉,见她是悲伤过度,气消之证,而且动了胎气。
罗西即刻为她施以针灸,这才看着李婉莺慢慢醒了过来,劝慰道,“莺莺,你要节哀顺变,相爷已然过世,你现在已怀有身孕,咋们的孩子已在腹中近两个月了,你刚才已经动了胎气,幸好,治疗的及时,尚无大碍,倘若再次悲伤过度,动了胎气,那腹中胎儿可就保不住了。”
罗西说完,以泰山磐石散加减,写了一张药方,递给小莲,并嘱咐小莲煎药的方法,小莲接过药方,自去抓药,煎药去了。
罗西则守在李婉莺身边,陪着李婉莺,安慰着她。
等小莲将药端过来后,罗西亲自端着药碗,给李婉莺喂服完汤药,再次叮嘱小莲好好陪着李婉莺,自己这才往前厅走去。
罗西到了前厅,正忙着丧事,只听相府外面传来一声,‘宁州刺史梅竹接旨。’罗西与众人看罢,见是传旨太监林峯,罗西上前向林峯施礼道,“原来是林公公,有失远迎,还望公公见谅。”
林峯正礼道,“梅大人客气了,还请梅大人赶快接旨。”
罗西这才赶紧与众人跪接圣旨。
林峯宣读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听闻李相突然病故,悲痛万分,大唐又少了一位忠义之臣,朝廷又少了一位贤良之才,国家又少了一位国之栋梁,感念李相对国家的贡献,朕特追授李相为唐忠公,李相生前曾多次向朕提及梅竹是宰相的最佳人选,朕现封宁州刺史梅竹接任宰相一职,望梅竹效仿李相,为大唐,为天下黎民,为国家,尽心尽力,不负李相之厚望。钦此,谢恩。”
林峯选读完圣旨,罗西及众人跪拜道,“谢皇上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罗西谢恩便接过圣旨,对林峯以礼款待,说道,“公公一路辛苦了,还请公公到里面喝杯茶,歇息歇息。”
林峯辞道,“梅大人客气,杂家还要回去,向皇上复命,这两天有的是梅大人的忙,还请梅大人转告尊夫人一声,望节哀顺变。”
罗西谢过林峯,送林峯出了相府。
林峯坐着官轿自回了宫中,向李适复命。
罗西接着在前厅操办丧事。
七天后,罗西和李婉莺披麻戴孝将李泌安葬,墓碑上刻着‘唐忠公李泌’。
罗西和李婉莺将府中丧事办完,留小莲在相府好好照顾李婉莺,又叮嘱成喜、成德二人,在相府好好保护李婉莺,等所有的事交代清楚,这才和武楚回到宁州,与新上任的宁州刺史封子昂交接完,便回了京城接任宰相一职,罗西也是自大唐开国一来,最年轻的宰相。
再说,与罗西交接的新任宁州刺史封子昂,乃是原青州知县,因为他在再任期间,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受到李适的欣赏,提拔,故而才委任他为宁州的新任刺史。
罗西回到京城长安,接任宰相,白天忙公务,晚上回府照顾李婉莺。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眼看就进入年底了,京城年前的景象比往年热闹了很多,主要是百姓的日子好了起来,街头摊贩的生意也火了。
相府内,罗西正陪着李婉莺在房间内弹琴,房间内生着炉火,二人坐在炉火旁边,小莲站在李婉莺的身后,李婉莺坐在桌子前,小腹已经膨隆凸起,她这已经四个多月了,罗西坐在她的旁边,与她合弹着琴曲。
二人弹了一会,罗西起身,端了一碗百合莲子砂仁薏米大枣粥,这是罗西每天都会给李婉莺熬的粥,罗西给李婉莺一口一口喂完,让小莲收了碗筷,罗西趴在李婉莺肚子上,听了听,说道,“莺莺,我听到孩子动了,他踢我的劲真大。”
李婉莺抚摸着罗西的头,回道,“相公,你说我们的孩子是一个,还是两个,是男孩,还是女孩?”
罗西依旧趴在李婉莺的肚子上说道,“莺莺,不管是一个,还是两个,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我都喜欢,孩子是我们爱的结晶,是我们爱的延续。”
李婉莺说道,“相公,我倒是希望是个双胞胎,一男一女,这样,他们也是个伴。”
罗西回道,“一切听天由命吧。”
两人就这样待着,说了会话,罗西才起身扶起李婉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