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修行界的强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时的修行界拥有大小数十个门派,上下团结一心,在隐门强有力的支持之下,虽一举攻破了修真界山门所在,却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俗语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以此话来形容百年前的修真界一点也不为过。修真界的剑修实则是当时修炼者中极具攻击性的一股势力,没有哪个修炼着可以单独于之正面抗衡。
一个踏足金丹境界而修为有成的剑修,往往需要修行界五人以上才勉强对付的了。这是因为剑修主攻杀戮,他们依仗着无坚不摧的本命飞剑,以及如影随形的御剑之术,其专为吞噬生命的攻击手段往往让人防不胜防。
幸而当时的修真界早已没落,门下剑修弟子为数不多,可也就是不满百数的剑修,让攻击修真界山门的修行界付出了惨烈的代价,致使恶战之后的修行界也大伤元气。
而修行界会下如此决心,不惜门人弟子伤亡的覆灭修真界,完全得益于隐门的大力支持。而隐门为何会在两者争斗之际偏向修行界,却是出于稳定当时华夏危急局面的考虑。
百年前,华夏饱受西方列强的蹂躏,可修真界却依旧和修行界争斗不休,使得修行界虽有跟随隐门恪守华夏的心思,却苦于无法摆脱修真界的一再纠缠。
当时的隐门处于两派争斗中调停未果,加上华夏的形势日益恶化,这才联合修行界攻上了修真界山门。隐门此举虽是出于大局上的考虑,却也和修真界结下了难以化解的仇恨。
覆灭了修真界之后,诸多修炼门派名存实亡,只有修行界的南北两大门派,依旧保留着些许实力。一者是敦煌无极轩辕门。
若说追寻现今所有的门派的历史渊源,敦煌无极轩辕门王家是最为古老的门派之一。传闻,炎黄血脉脱胎于华夏炎黄二帝这段修炼起始后的远古时期,而敦煌无极轩辕门则是炎黄一脉分化而出的旁支。当然,此等传闻已然无从稽考。
敦煌无极轩辕门投身于修行界的年代业已久远,期间也曾出过不少奇才异士。而在近代,声名鹊起的王家四兄弟,是为其门派中兴的砥柱。
然则,轩辕门王家四兄弟,在总攻修真界山门之战中两死一重伤,门下精锐弟子折损上千。现在由王震北坐实家主之位,因重伤未愈至今闭关未出,由其弟震南行使门派一切事务。
二者,雄踞湖广的古老世家江楚派。江楚派刘家,因其为医学世家,故而门下弟子甚少,但其弟子个体的实力尤为突出,却也不容小觑。
家主刘世杰一身功法修为和医理,比之隐门执事朱延庆也不遑多让。江楚派在现今修行界极具声望,其门下视如瑰宝的医学典籍,曾大量刊发流传于各个修行门派。
大战之后,修行界为了尽早恢复元气,在极具代表性的两大门派的推举之下,奉隐门执掌修行界引领之责。而诸多名存实亡的大小门派,依着各自所在的区域,融合为十个联合门派。
这十个联合门派也包含着诸多派系的门派,有很多门派正是修真界覆灭以后才承认接受修行界的引导,其本源上和修真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只不过是这些门派因为门下弟子实力微弱,无所作为之下暂且寻求于隐门予以庇护。
其实,这些门派修炼的功法大多源自于修真界,也可以视为修真界分化出来的旁支。若是换做修行界代表性的门派担负引导之责,虽不会就此铲除这些弱小的门派,也必然不会接受其加入修行界这个大的氛围中。然则,担负引导修行界职责的,却是由传承千年的隐门担当着,这才有此不合情理的现状。
隐门从其创建之始,就注定了其超脱于任何派系和门派限制之外,在整个华夏是为地位超然的特殊存在。而隐门在参与政治斗争的内乱后,经过一番蛰伏,修生养息而出世时,恰逢华夏惨遭西方列强蹂躏之际。
想要挽社稷于即倒,刚刚恢复些许元气的隐门却也没有这么大的能力。隐门尤为迫切的需要追随者,遂融合了一些当时同样处于隐世状态的门派,这其中就包含有大战之后的修行界。隐门几乎整合了当时东方所有修炼者,以此和当时的几大民主政权之间配合的方式,参与着华夏近代历史革命斗争的过程。
当然,这些个体实力极度强悍甚至于有些变态的参与者,俱都难以被常人所发觉,唯是有限的民主政权的领导层知晓他们的存在。几位供奉就是最好的明证。也就是这段尘封的历史,让西方列强们得以认知到,在世界的东方,历经沧桑的华夏文明古老国度里,有着一群几乎‘变态’般存在的修炼者。从此,东方修炼者就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