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燃烧的土地 > 正文 第59章

正文 第59章

五天以后的凌晨,天还没亮,独立团突然包围了八里庄据点。金二喜一走,来了没多少天的几个日本兵又调了回去,那个连长成了“一方诸侯”,团长还给了他两百块大洋,不料才得意了两三天,就遇上了这么档子事。电话已经被掐断,他没法求援,但仗着据点深沟高垒,仍然决定顽抗——以前几次受到攻击,都是黄绍祖拼命增援,最后转危为安的。

黎明之前的天显得特别黑,两个炮楼上的探照灯刚打开,就被独立团打瞎了,据点里的伪军只好胡乱放枪给自己壮胆。等到天色透出一丝亮来,伪军们发现据点护壕对面出现了一个很长的坑,大坑面向据点的一端不宽,也就两米多点。坑的两边沿护壕各筑起了一道半人高的土墙,土墙不长,看样子是为了保护大坑里边的人。土墙两侧,被挖出了两道壕沟,壕沟里修了不少机枪阵地——从据点里发现动静打响第一枪,到天色朦胧勉强能辨别对面的阵地,中间只隔了两个多小时,这些八路军的动作可是真够快的。从据点的围墙上看过去,只有正对着两道土墙的缺口,才能看到大坑的全貌。从离得近的那个炮楼上倒是居高临下可以看到大坑,但对面八路军封锁得很严,子弹像长了眼睛一般直朝射击孔里钻,死伤了几个人以后,伪军们把这几个射击孔视为虎口,在连长逼迫之下硬着头皮过去放几枪,打出的子弹完全找不准目标。

季风这次对八里庄是志在必得,用来包围据点的是周志高营,还有机枪连和炮兵连,全部兵力达到九百,他自己也到了八里庄外。在八里庄和县城之间,一、二两个营封锁住了几个据点,切断了两地之间的公路。在其它方向,县大队的两个中队和两个区中队也进入了敌人控制的地域,有他们在据点的空隙中游动,很大一片区域内的据点就不敢轻易出动。

太阳还没有露头,独立团就对据点发起了进攻。由于独立团一直惦记着这个据点,情报搜集得比较充裕;再加上据点里的射击虽然很盲目,可是一两个小时下来,据点里的火力配备大部分也都露脸了,所以季风命令直接发起总攻。

离据点大约八百米的远处,刘春林的六门口径70mm以上的迫击炮一字排开,炮兵们测定好射击诸元,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大坑两边的土墙后,以及土墙末端延伸出去的前后两道战壕和掩体里,是四挺重机枪、十几挺轻机枪,还有十几个掷弹筒。此前压制炮楼的火力,只用了周志高营的一挺“马克沁”重机枪和几挺轻机枪,两三个掷弹筒,还有就是那几个射击小组的神枪手,主要的重火器一直没开过口。

季风一声令下,六门迫击炮和十几门掷弹筒同时发起了一轮猛烈的轰击。两门迫击炮“照顾”那个炮楼,另四门炮集中轰击正对着大坑的那一段据点围墙;十几门掷弹筒的目标对准的则是这一面整段的围墙。几十发迫击炮弹和上百发50mm榴弹在短短数分钟里爆炸,掀起的烟尘遮蔽了大部分的围墙,分不清点的爆炸声震耳欲聋。这样的阵势以前只有日军主力出动才会有,现在场面相差无几,但炸和被炸的双方却易了位。据点里挨炸的伪军,有人一直到此战过后很久,说起这一仗还心有余悸。

炮击一开始,那个新挖的大坑里,三营二连的战士们也动了起来。

大坑宽两米多,长有十米左右;坑底比护壕里的水面低了半米多;坑靠近护壕的一头,和护壕之间留下了一道一尺多宽的土坎,护壕里的水没灌进大坑。坑底躺着一长条木排,是由三个小木排连成的,小木排之间用定制的抓钉连接。为了防止连接处在下水承载时下沉或拱起,接合部两边还钉上厚木板相连。从挖坑到抬来木排组装,所有这些工作都是战士们摸黑完成的。

迫击炮的轰击停息了,大坑对面的那道据点围墙从硝烟中渐渐显露出来,那里已经被炸成了犬牙一般,最低处干脆成了一米多高的漫坡。三营的掷弹筒还在射击,但它的爆炸力小得多,对面不再有弹片飞过护壕威胁到自己人。几个战士立即用工具开挖坑和护壕之间预留的那道土坎,很快那道土坎被挖掉,护壕里的水淹没了大坑,木排浮了起来。

周志高一声令下,所有的轻重机枪开了火,正面炮楼的火力完全被压制住了。据点另一面的炮楼处于正面炮楼的背面,射界被挡,至今没能发挥作用,那边的守军除了干着急,余下的就是心惊胆颤了。

十几个战士跳进了大坑冰冷的水里,鲁连成蹲在木排上打着手势指挥,战士们动作协调,将木排朝护壕里推去。借着水的浮力,木排滑进护壕,速度渐渐加快,重重地撞向了护壕对面的斜坡。木排刚抵住对岸,鲁连成就跃上了护壕,在残存的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