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云东虽然为人轻浮,但是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是他在现场找到的铱金笔。
原本这么个小东西并没有引起其它人的重视。
又是烧坏的,根本看不出指纹之类的,在场看到的人都把这东西给忽视了,他们把重点放在了压板这样的重要物证上。
还有就是尸体身上的衣物、随身物品等等,对近在咫尺的钢笔视而不见。
但是温云东却一下子就感觉到铱金笔的不凡。
这种铱金笔在县城不多见。
而且一般拥有这种高档钢笔的人,整个县城也找出三位数来。
一个来自农村的黑户木匠和同样出身的女裁缝显然不在其列。
既然出现在现场,又不是主人所有,那么极有可能就是凶手遗落的。
凶手能拥有这样的钢笔,并且随身携带,那么一定是有文化有身份,并且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
而且是男人的可能最大。
县城里除了为数不多的官员和企事业干部,还有不多的“文化人”和“有钱人”才能拥有和使用这种铱金笔。
温云东一下子就想到了一种人……老师!
原因无他,这裁缝铺周边三里范围内就有两所中学和三所小学,还有一家技术学校,占了县城学校的三分之二强。
这些学校的教职员也大多住在这个范围内,因为这是县城的核心区域,比较繁华。
作为县教育局的保卫科长,他对此非常熟悉。
能够拥有这样钢笔的也不可能是普通教师,像民办教师和临时工之类,除非是书法爱好者,否则他们的收入水平也不可能能让他们买一支这样价格昂贵的铱金笔。
除此之外也可能会有一些干部。
就像温云东这样的中层干部才有可能。
温云东非常迅速的估算了一下,不会超过一百人。
而这些人能和裁缝铺有联系的再要减去一半。
除了铱金笔之外,还有一串钥匙也引起了温云东的关注。
不过是三把小钥匙,上面分别刻着阿拉伯数字“1”、“7”、“8”。
这很像是挂锁之类的钥匙。
现场已经被焚毁,找到钥匙的警员认为这可能是裁缝家里的挂锁或是抽屉钥匙。
然而温云东却有不同的意见,他没对组员说,而是直接向“矛局”汇报。
因为他确信这是县一中的。
他之前看到过同样的。
这是县一中固定资产办公室统一刻上去的,应该是办公桌抽屉上的。
再加上那支铱金笔……似乎凶手的身份呼之欲出。
温云东带上人,直奔县一中。
矛舜又在车上点了一支烟。
呵呵,要是几支烟功夫,他矛大局长就把这桩骇人听闻的杀人焚尸案给破了……那岂不是破纪录啦?
别说县市,就是全国,公安部,有这样神速破掉的大案吗?
哈哈哈……
差点被烟呛到的矛舜狼狈地从车上跳下来,干咳了好几声,这才拿过水壶咕嘟咕嘟喝了几口水。
又过了半小时,现场差不多勘察完毕,法医已经将尸体运走,组员们都有些不自在,因为组长不在,现场最大的领导又在外面车里猛抽烟。
矛舜最终没等到温云东回来,他不耐烦地将其他人打发走,去周围走访,询问街坊之类相关人员,而他自己径直去往县一中。
温云东是怎么回事?
矛舜心里很烦躁。
殊不知,温云东也坐蜡了。
据目前知道的,县一中拥有铱金笔的居然高达七十多人。
原因无他,校长唐明达有一个老同学就在沪上的金笔厂,有一年因为某个大型国企定制了一批准备回去发放,后来领导被查,订货取消,但是厂里却已经生产出来,跟央企打官司是不可能的,这下厂里为了这批笔可愁坏了。
当时,那位已经升任副厂长的同学就向全国的同学们求助。
唐明达当时刚刚当校长,大权在握,就定了十支回来,作为优秀教师的奖励。
没想到这一批笔非常好用,而且价格“昂贵”,一下子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
唐明达陆续又订购了两百支,除了发放了十次奖励之外,还送给了多个领导。
现下,学校里除了退休的老教师,还有七十多人拥有这样的铱金笔。
除掉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