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时代痕迹——朱家的变迁史 > 第五章仙乡蓬莱

第五章仙乡蓬莱

第五章、仙乡蓬莱

由于时不时到县农资公司拉货,一来二往的,朱世寿和县农资公司的几个营业员都混熟了。驾驶员走南闯北,不仅见多识广,在人们的心目中也是最能够挣钱的。再加上驾驶员因为职业原因可以买到一些当地没有的东西,因此只要是驾驶员外出运货,总会有人托驾驶员买这样那样的。朱世寿虽然很少跑长途,但今天到这个公社,明天在那个大队,和其他人相比,跑的地方还是要多一些,尽管基本上都是在伍城县周边地方。在商品流通还很不畅的时代,能够买到本地没有的外地产品,就是非常稀奇的东西了。

朱世寿是一个情商比较高的人。因为经常要找县农资公司拉货,每次到县城时,朱世寿都会买一些这样那样的东西带给农资公司的几个营业员,时不时地还会给龙主任带一点。如此一来二往,朱世寿就成了县物资局农资公司的常客和关系户,农资公司也就成了朱世寿稳定的货源。

伍城县农资公司共有六个营业员,但都比马丽娟年长,并且除了田春莉外,其他四人都是男性。由于只有两个女人,虽然两人的年龄相差比较大,但毕竟两人长期在一起,加上两个女人的心地都不坏,特别是马丽娟人勤快,嘴也甜,并且又是公司里唯一一个年轻女孩,很得公司里的人喜爱。久而久之,她和田春莉之间也就无话不谈。

由于经常和农资公司的几个营业员来往,并且时不时给公司里的人一些小恩小惠,朱世寿与农资公司的几个人都混得比较熟,特别是和马丽娟,因为两个人的年龄相差不多,年轻人在一起时的话总会相对投机一些,并且应了那句“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哲言,两个人经常来往,也就变得感觉特别亲切。

刚开始时,朱世寿和马丽娟两人完全没有想到男女之事上面去。由于两个人的地位相关悬殊,一个是马丽娟眼中的“农二哥”,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城里姑娘,按照常理来讲,两个人之间是不可能谈到男女婚事上去的。

人们常说“缘份天定”。人的命运确实很难自己把握。就如朱世寿与马丽娟两人,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两人都不可能走到一起,但现实中两个人却走到了一起。马丽娟也还不是那种叛逆型的人,对于朱世寿,之前她还完全没有想过其他问题,只是觉得这个比自己大两三岁的男子为人诚实,聪明能干,敢闯敢干。尽管那个时候开车是一个非常让人羡慕的职业,但两个的身份和地位差异,使得马丽娟完全没有想到过会嫁给朱世寿,就是田春莉曾为此开过玩笑后,马丽娟也同样没有朝这方面去想。朱世寿也完全没有想到会娶一个“吃国家粮”的城里姑娘为妻。

朱世寿与以丽娟关系的突破,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那是在一个星期天,朱世寿因为要从县农资公司运一车化肥到伍城县一个比较偏远的公社——蓬莱公社去。由于这个公社是离县城最远的一个公社,县城里的人很少到过蓬莱公社。但蓬莱公社尽管离县城最远,但它却有不少特色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其中的特色之一就是出产一种枇杷,非常独特。据说这种枇杷在过去的封建社会时还是宫中的贡品,据说就是解放后,只要枇杷成熟,每年都还要送不少到首都去。对于蓬莱的枇杷,许多伍城人都只是听说过,很少有人见过,更很少有人吃过。

因为这一段时间正是枇杷成熟的季节,马丽娟就想到蓬莱公社去看一下,如果有可能的话,买一点让家人和自己都尝一尝。

蓬莱公社还有一个特色的东西,就是有关道界八仙之一蓝采和的有关传说。虽然由于“破四旧”,人们对于道教这种带有很强迷信色彩的东西已经不向过去那样崇拜和迷信了,但有关蓝采和的各种传说和与现实相融和的东西却确确实实地在那里存在。人们不敢公开相信,但私下里仍然是迷信不已。

马丽娟虽然是年轻人,但对于这些新奇的东西却非常感兴趣。她听说在蓬莱有这两种东西后,就一心想去看一看。于是,在头天朱世寿来装货时,马丽娟就邀约田春莉,商量两人坐朱世寿的车,一起到了蓬莱公社去看一看。毕竟己一个年轻女子和一个和自己毫无关系的年轻男子一起东跑西跑不合适。田春莉也理解马丽娟的心情,并且她本人也想到蓬莱去看一看,马丽娟一说,她当然也就同意。

蓬莱公社距县城大约有六七十公里远,据说之所以叫蓬莱,就是因为这里是道教传说中八仙之一的蓝采和的故乡。

有关蓝采和的传说在伍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据载:“蓝采和系唐高宗开德元年癸酉科进士,受谏议大夫。因杵于权臣杨国忠,后解印别妻离子,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