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于不熟悉古代尤其是明代[四书五经]的吴启威,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考验!但没办法谁让这是陛下钦点他俩科考呢!
吴启威只能凭借着在文渊阁,以及之前自己对古代书籍的了解,马马虎虎的写出了一小部分内容,时间很快过了半柱香,体仁阁雅间的进士们正在很努力的写着试卷,巡逻监督的明翰林院大学士看着,认真学作的进士们认为必能中榜,然而范世桂也碰到了难题?对试卷上的「中庸」内容不是很了解!
毕竟这是儒家学派的思想,对于范世桂这个武将来说是很少接触到的!
范世桂左思右想最后决定,用「孟子」来代替「中庸」想以此浑水摸鱼,解决了这道难题之后又继续写下面的内容,一旁的吴启威有些坐不住了!
就想着如何偷看其他人的试卷,可吴启威抬头看看左右都是封闭似的雅间,这让他根本偷看别人试卷,但是吴启威灵机一动,只见他拿起笔故意往前面一甩,然后起身去捡笔这个举动,立刻引起了明翰林院大学士的注意,他走了过来说道“尔这是做甚?”,慌乱中吴启威被吓了一跳,他抬头看了一下考官,说道“启禀翰林院大学士在下的笔,不小心掉在地上,所以过来捡还望大人见谅!”,明翰林院大学士看了他一眼,说道“快点回座位上考试吧!时间不多了!”,于是吴启威只能灰溜溜的坐回座位上,继续低头写试卷,半柱香时间也结束了,考场里旗手卫当的一声敲着锣鼓,接着明翰林院大学士就下令收卷,各位进士们很有顺序地排队上来交卷,范世桂在检查了一下试卷之后,也爽快的交了上去,而吴启威看到所有人陆续上台交试卷,这让他有些紧张了!
只好硬着头皮交上去,收完试卷之后明翰林院大学士就向明毅宗汇报,说道“启禀陛下,每年度的殿试文考结束,是不是立刻安排武考啊?”,明毅宗拿起茶杯捋了捋喝了一口,开始说道“行,就由兵部尚书举行吧!爱卿也辛苦了,下去吧!”,明翰林院大学士急忙退下,明毅宗就起身喊道“台下的进士们,下去休息吧!等候批阅之后的消息,武进士们随朕移驾皇家校场”,一听到马上就要举行武考科举了,范世桂立刻精神抖擞浑身散发能量,而吴启威也不示弱摸了摸,腰间的战刀心想;这下可派上用场了,却浑然不知皇家校场内参加武考人员只能用校场武器,不能随意使用自身武器,以及暗器违者被警告轻则被罚、重则取消武考资格,对于这一项朝廷是坚决打击的,毕竟往年在战场上被暗器所重伤的武进士,数不胜数因此才引起了朝廷强烈重视,武考全部入场之后,范世桂首先在校场内左顾右盼,似乎在熟悉环境?
而吴启威却是上前与其余的武进士们交流,讨论如何制敌取胜之策,其实都是空谈而已并没有什么用!
走到台上的明毅宗看着,锦旗林立的校场内明兵部尚书:王缙彦,正在指挥明军骑兵,朝校场四周散来,楼台上的旗手卫队们敲响着擂鼓,为各位武进士们入场助威,听着霸气威武的鼓声,瞬间振奋了很多武进士的心思,这时明兵部尚书下令武进士们,开始上台抽签打算以抽签方式,决定出场顺序以及对手是谁?
就这样武进士们排成了一队,很有规律的朝台上走去,在一个个武进士抽完签之后,范世桂与吴启威也上台随手抽了一签,走下去武进士们纷纷打开纸签,一些武进士们暗自窃喜,而一些武进士们则垂头丧气!
见到众人表情多样化,范世桂也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纸签,上面写着(霸州武进士:魁三刀),而吴启威打开纸签之后看到,上面写着(振武卫武进士:永传福),虽然不知道对方是何人?但是总感觉不是等闲之辈?
因此范世桂提高了警惕,接着明兵部尚书宣布考试规则,说道“本次武考规则如下,武进士们依次分三场比赛,第一场是骑射弓、弩、铳,第二场是沙场比兵法,第三场是擂台比武”,规则说完之后范世桂感觉这也太简单了吧?
心想;本将之前就身为皇城禁军统领,这三场武考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但他也并没有大意而是积极准备好应战防御,此刻明兵部尚书下令第一场武考比试正式开始,众位武进士们骑上战马在校场上转悠,有些武进士由于马技不是很好,因此很难控制住战马,在校场上转了一圈之后,武进士们便拉弓拿箭瞄准靶心,快速的射去嗖,的一下箭就射在了靶圈外围,校场内的金吾前卫看了一眼没有中靶,接着又到下一批武进士比试,只见一个身材瘦小但是骑术特别好的武进士,骑着战马跑到了射击区域,他拿箭架弓并拉开弓箭嗖正中靶心,范世桂见状连忙拍手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