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宋人游明之崇祯盛世 > 正文4,主角出征打流寇 第一百零七章【粮草被烧】

正文4,主角出征打流寇 第一百零七章【粮草被烧】

这时公堂之下的士兵仰天大笑,并说“实不相瞒在下与明军将领相识!并且熟知对方心里”,一听到此人认识明军将领?

不仅让流寇知县大惊失色,指着他就问“尔到底是何人?莫非是明军奸细?来人快将他拿下”,两旁的衙役围了上来,只见士兵回答“慢着!敢问知县大人想过没有?吾若是明军奸细还会出现在此?还会禀报知县大人吗?”,他觉得有些道理就问“那尔究竟是谁?”,士兵就说“吾乃天成卫人士:高景阳,早在6月初家中就收到姑母从霸州寄来的书信,上面写着姑母一家被朝廷满门抄斩!

尤其是表哥:魁三刀,还被南镇抚司锦衣卫带去诏狱大刑伺候!最后被拉去宣武门问斩!

而姑母也被朝廷流放去青楼卖身,幸得好友重金赎回接去天成卫,姑母来到家中日夜不断的向母亲哭泣,从此吾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替表哥报仇,又在姑母口中得知表哥是被一个,叫范世桂的人在殿试中给定罪害死的!于是吾就一路打探消息终于得知南征明军中,就有一个将领叫范世桂,吾就想办法参军来到他身边,直到上次战役吾差那么一点就成功杀了他”,这让大顺阳曲知县很不明白?为什么只差一点?然而当时高景阳也说不出为何不杀范世桂?也许是觉得面对敌军追击时,范世桂敢于挺身而出率领士兵抗击,还算是一条正义的汉子吧?接着高景阳就把自己的战略想法,写在了地图上递给流寇知县观看,流寇知县笑眯眯的看了计策认为还不错,但又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该派谁去烧毁明军粮草呢?谁知高景阳自告奋勇请命,愿意带兵前往去烧毁粮草,流寇知县就问他需要多少兵马?高景阳伸出手指说“在下只需6百人马足够!酉时出发”,此时走到孟县官道上的刘波,看见前面有一个路边的酒肆,正巧士兵们也有些累了,可以过去休息一会顺便打探一下消息,大步走过去的明军,可吓坏了酒肆里的百姓,他们紧张的看着明军,手不停哆嗦话不敢说连呼吸都快静止了。

刘波看得出来他们害怕自己,就发话道“乡亲们不用怕!吾只是路过此地来讨碗水喝,大家不用害怕!”,说完就让店小二拿壶茶过来喝,店小二缓慢的走过来放下茶壶,刚要走之时就被刘波给拦下,询问说“小二,别急着走啊?过来吾有话要问尔”,店小二深呼了一口气走过去,刘波就问“尔可见过有一个披头散发的男子走过此地?”,店小二回忆了一下说“哦!好像是有一个披头散发的奇怪男子走过,他还在这里喝了一杯茶,然后就往这条官道走去县城方向了”,得到消息的刘波心想;果然不出吾所料他当真要去刺杀县令?

于是刘波让士兵掏出50个铜板递给店小二,便转身带兵离开此地,一路追击到了孟县城外山林中,刘波就停下脚步命令士兵脱去盔甲,只穿素衣靠近县城,并把盔甲藏在草丛里,为了掩人耳目刘波在进城的路上,让士兵分散开来与路人搭讪,借助路人的物品(比如;帮别人挑担子、拉推车等),来躲过顺军士兵的排查,入城之后刘波猜想惠能定是直奔县衙去了,刘波便匆忙来到县衙门口,但见到县衙内依旧是很平静,就想应该不会是从正门进入把?就四处查找一下有没有后门?

士兵们在另一个街道上,发现了县衙的后门旁边种着两排竹子,看上去比较秀气优雅,但却没有守门在此把守?

明军士兵们觉得不可思议?刘波无意中发现地上的雪有被踩踏过的脚印,看样子惠能果然是从这里进去了,刘波便毫不犹豫的跟着过去,老远就听到县衙后院有打斗声,一排县衙官差围住惠能,问道“尔、尔是何人?胆敢私闯县衙?”,惠能扭头看了他们一眼,官差们见到他的脸被吓一跳!就想跑去报信让县令派兵,可惠能不是吃素的,他一上前抓住两个官差狠狠地摔在柱子上跌死,又单手夺过官差手中的刀与他们展开搏斗,惠能面对官差砍过来的刀,左右躲闪灵活自如还踢死三个官差,又跳起来单手抓住梁顶的柱子,在跳下去扭断一个官差的头又砍杀四个官差,其中一个官差就想跑被飞一刀过去刺死,惠能走过去拔出刀,又继续去寻找流寇知县,此刻大顺现任孟县知县:甘从纶,还在偏房里拿着鸟笼在逗鸟开心,而大顺孟县师爷:杜风,急忙跑过来把一纸书信递了过来,并说“知县大人,阳曲县方向发来的密信”,流寇知县不慌不忙的打开书信看,顿时一愣面无表情的呆住了,大顺孟县师爷就问“知县大人,信上怎么说?是不是有什么好事?”,流寇知县摇摇头说“立刻去集结本县兵马向阳曲县靠近”,可流寇师爷就觉得奇怪好端端的为何要集结兵马?流寇知县就赶紧催他前去,就在流寇师爷走后,惠能就找到了偏房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