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李默白,接着说道:“这种情形,被历代炼识之人称为‘识狱’,所谓识狱,意即陷入意识,便失去了自由,不能动弹,任由别人处置。而你今天这种情况。。。。。”
“应属情极而动天,若情至极,则勾动天地之气,生生将气象更改,甚至会六月飞雪,腊月成春,也是威力极大。”
李默白想了一下,说道:“这么说来,那些真正的炼识大家,岂不是都厉害得很。”
张伦点头道:“那是自然了,常人改变气象,需要情至极处,而强大的炼识家们,改变气象是最平常不过了,只是威力大小有区别,同样处于三国时期,蜀国首席大国师诸葛孔明,在赤壁之战中,凭一己之力,硬生生将天气改变,东风一吹,魏国数万大军啊,顿时如刀割麦苗,呼啦啦葬身火海,尸骨无存啊。”
李默白狠狠的颤栗了一下,对这种惊人的威力感到一些惊惧。
但在他幼小的心里,却泛起了一种幻想。
这个幻想,如同扔进水中的一粒石子,很快在水面泛起了一圈涟漪,扩散,扩散,轩然波涛,惊涛骇浪。
幻想着自己也可以立于百丈高的祭台,挥剑谈笑间,风云变色,数万大军灰飞烟灭。
强者的种子,悄悄的埋进了李默白的心里。
注定,不凡。
三人突然间都陷入了沉默,一句话都不说,思绪在各自的头脑中纷飞,一时竟似痴了。
夜。
静静的夜。
偶尔会从远方传来一声微不可闻的狗吠。
月亮。
只剩一半的月亮。
散发着莹然的流光。
大地被照的白亮,整个碎叶城内一片静谧。
在这一片静谧中,家家都陷入了沉睡之中,隐隐约约的鼾声从各家的窗户传来。
可此时的李默白,却是没有一丝睡意,睁着眼睛看着屋顶发呆,脑中思绪起伏。
对于李客和张伦说的话,李默白仍然感到震惊,但在震惊之中,却还为自己能够发出识狱而感到一丝小小的欣喜。
心中幻想着炼识之士所能发挥出的巨大威力,不由极为激动。
仿佛脑中有一个立于百丈高台,身着宽大袍服,三尺青丝随风飘开,在风中飘摇,飞舞的炼识大家。
口中喃喃的念着晦涩难明而又腔调怪异的语句,手指结着玄奥无比的印法。
忽忽,天地间风云变色,土地龟裂,山峦崩塌,水翻巨浪,暴风穿行,带着一种撕裂空间般的感觉席卷而来。
李默白心中想着这些,不由得热血沸腾,将所有的睡意都一扫而空。
李默白真想此刻便起床炼识,好让自己也能像强绝天下的那些人一般,挥手间,天地撕裂,万人齐灭,万马齐喑。
可一想起父亲说过的阴阳不调,身识不和,便会导致癫狂痴傻,也不敢去在夜里炼识了,躺在被窝里,李默白认真的想着如何可以在夜里炼识。
夜为阴,识亦为阴,在夜里炼识必然比白天更为有效。
但是只有一个问题。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识若是比身强太多,阴气重过阳气太多,纵使识不会离身而去,但长此以往,身体必将逐日虚弱。
思考着这些,疲惫感一波一波侵袭向大脑,将李默白悄无声息的带入了梦乡。
梦中的自己,仿佛长大了,一袭白衫,凌然若仙。
一夜无话,第二日清晨李默白醒来之时,日头已经很高了。
屋子里被阳光照的暖融融的,十分惬意。
神像面前的三炷檀香,一缕缕雾般的薄烟缭绕而起,弥漫在屋子的每个角落。
李默白坐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将睡意驱赶尽以后,穿好衣服,向屋外走去。
进入了春天,天气一日日暖和了起来,树枝上也露出了微微的翠意,依然穿着冬天衣服的李默白,已经感到有些热了。
走进院内,发现大伯和父亲早已经起来了,正站在院中谈论着什么,李默白悄悄跑过去,想听听二人在说什么,可是二人口中却是谈论着天气等无关痛痒的问题。
听了一会儿,李默白不由大感无趣,打断二人说话,插口道:“爹,大伯,炼识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思考来修炼啊,我昨晚在睡觉前想了一些事情,早晨起来,便觉神情气爽,五感有所增强。”
李客点点头,又摇摇头“是可以通过思考修炼,不过你神清气爽最重要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