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嫂看着面色铁青的三七,圆润的嗓音,冲散了现场的尴尬:“三七同志,现在白马渡口,已经是国军的地盘,很多人都认识你,我一个妇道人家,去一趟不扎眼,只是,需要柱子跟我走一趟,因为,我不认识南下大军的同志。”
九嫂眼看着三七就要出口反对,跟着又说道:“三七同志,我们离开了红岭县城,有没有人与我们联络?也需要有人去看看。”
说着,九嫂看了一眼大家,在秦玲的眼神鼓励下,继续说:“临走的时候,我已经按照联络暗号的要求,翻转了门脸上的贴花,三七同志是不是应该去看一下啊?”
如此一来,既尊重了三七的自尊心,又避免了过大的风险,可谓是一举两得。
“那好吧,小毕,你就跟我走一趟吧,秦玲在家照顾老毕同志,二娃有定时的任务,到时候,秦玲你可要手摇发电机了,能行吗?”三七看似不放心,实则有怨气地问着秦玲。
秦玲一撩长发,得意地说道:“你说呢?”女性最用肢体语言,来展示着自己英姿飒爽的风采,三七看在眼里,一脸的没辙。
……
次日一早,九嫂和柱子,三七和小毕,就相继走下了‘一线天’,待来到大石缝后面的小台地上。三七拉过战马,趁着递给九嫂马缰绳之机,叮嘱着战友:“九嫂,你们骑马去吧,可要早去早回啊。”
九嫂则报之以感激而坚定的目光。
接着,三七拍着牵马跟紧跟而来,柱子结实的肩膀,轻声地叮嘱:“柱子,一定要保护好九嫂的安全,平安归来。”
柱子则投之以坚毅的目光,随手拍了一下腰间隐藏在衣服里的柯尔特手枪,看着三七微微一笑,牵着马走进了大石缝,去追赶前面的九嫂。
待到三七和小毕走过了‘神仙桥’,九嫂和柱子,早已经骑着战马,一溜烟地离开了视线。
……
红岭县城里的鬼子,最近是惶惶不可终日,只因为湘西会战苦战一番,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鬼子妄图打通中国大陆到东南亚陆上交通线的企图,泡汤了。
换句话说,鬼子侵占东南亚各国的领土,已经朝不保夕。而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美军步步紧逼,早已无日寇的立锥之地。
红岭县城在前一段时间,鬼子被包括三七在内的抗日军民消灭了一个中队,剩余的一百多鬼子,支使着三百多人心浮动的伪军,固守在县城之内,方圆不到五平方公里的核心地带。而在县城的外围,完成湘西会战的国军先头部队,已经开始探查过来。
……
三七扮作商人,穿着一袭长单褂,以昂扬高大的身躯,阔步走在进入县城东面的背街上。小毕则穿着瑶族藏蓝色短外套,扎着布带,背着一个布褡裢,迈步紧跟在后面。
此时的县城外围地区,已成为对立双方的缓冲地带,无人管理。
这里反倒是热闹非凡,摆摊的、挑担的、行路的人们往来穿梭,络绎不绝。
三七在‘中西药点’铺面外围转了一圈,眼看着门楣上的贴花,已经被人翻转了过来,看来,这几天,还真有人前来联络。
……
小毕在三七的示意下,看似平常地走到药店门口,用手推开虚掩着的房门,闪身而入。刚一进去,就被左右两个人,用枪顶住了腰眼。
“别动,径直往里走。”柱子听着发话之人,带有岭南口音的呵斥,顿时心里就有了底,随即说道:“南燕不过五岭山,北狐难往岭南钻。”
押解之人一愣,跟着对答:“风向变化事难料,循迹觅食山林穿。”
“药店不能管温饱。”小毕跟着说道。听了小毕的言语,两个持枪人都收起了手枪,其中一人拍着小毕的肩膀,微笑着说:“走路腿疼歇歇脚。”
跟着,就伸出了一双粗糙的手,紧紧地握着小毕,欣喜地说着:“总算是找到你们了,三七同志在吗?”
通过来人的问话,小毕能够判断出,来人跟三七关系不一般。随即问道:“你认识三七同志吗?”
“见面就认识了。”对话人诙谐地答话,诡秘地一笑。
“黄伟雄,把手举起来。”三七推门而入,随手关上了店门,用手比划了一个手枪的姿势,戏弄着低声喝道。
两人一个照面,就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要不是形势紧迫,两个人还不知道有多少话,要相互倾诉呐,此时的三七,一双有力的大手,搬着黄参谋的双肩,双眼逼视着对方,急切地问道:“岭南的同志们,都过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