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的大别山西麓,正是万物竞相吐露丰华的时节,鲜花与绿叶,在阳光下争宠;树根与竹鞭,在土壤里暗斗;清水和鱼虾,相依共为命;山峦和云朵,则天地相呼应。
也不知道,这老天爷到底是怎么安排的,总是让天下的有情人聚少离多。古人为此深有感触,抒发慨叹出,流传千古的名篇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好端端的两情相依相守该有多好?非要千里寄相思。
此刻,就在鄂豫根据地的南部山区里,三对儿两情相悦的青年情侣,正在给此地明媚的山水,勾画着缠绵的情意。
刚刚相聚,又要分离的三七和秦玲,在大石头上毗邻而坐,尽情地领略着,远山近水的苍劲与飘逸,相互虽无言语交流,但就在一举手一投足的细微之处,一个眼神一次暗示的传递之间,无尽的情感,自然而和谐地融汇贯通彼此。
两人相恋以来,都留存着一个心愿,那就是,分别过后必定会相聚,还在乎一时的分离吗?对此,古人可谓占尽了先见之明,‘两情若是长久时,其只在朝朝暮暮。’而在河湾浅滩的砺石旁,小媛正在给柱子洗衣服,柱子则手拿刺刀,精心地雕刻着一个竹根作品。
“媛,你不应该拿走组长的竹蚂蚱,那是他准备送给秦玲姐的。”
“柱子,你净瞎说,这事,你怎么会知道?”
柱子继续集中精力地刻画作品,嘴也没得闲。
“那个蚂蚱的造型,还是我给组长设计的。”
“好啊,柱子,你为什么不早说?害得我,把它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当宠物看呢。”
两个情意绵绵的青年人,你一言我一语,情感交流顺畅而富有生活情趣。
离他们不远,河滩与树林的衔接处,一对儿情侣,正在树荫下相对而坐。
小婉在不停地缝补衣物,二娃则拿着竹棍,在地上写字消遣。
“二娃,记住了,平时把这个肚兜穿上,你胃不好,不能着凉。”
“小婉,你也不能大意,你牙不好,吃东西一定要注意,别吃太辣的东西,咱们这一路走来,吃的偏辣。都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那可真要命。”
“行,二娃,我记住了。你们又要出征了,要多听三七的话,你们要相互帮助,取长补短,我等你平安归来。”
“放心吧,小婉,组长对我的保护,胜过了他自己,我心里有数。”
就这样,一对儿小情侣,你提醒我,我安慰你,平和之中透着浓浓的爱意。
……
次日,天刚放亮,三匹战马,就踏着河谷的滩涂平缓地带,向着鄂豫解放区的核心——中心集,疾驰飞奔。
骑马在前的大个子,正是王三七,只见,他一身灰色的解放军新军装,武装带的枪套里,插着一把锃亮的大威力手枪(比利时9mm大威力,勃朗宁半自动手枪)。
“二娃,团长给军区的信带上了吧。”
“放心吧组长,都在这呢。”
骑在马上的二娃,一拍被武装带扎紧,斜挎的新军包,是紧随其后。
三七提到的信,就是候从孝正式履行入党申请,填写的表格。
而三人中,骑在后面的则是柱子,他一边骑马,一边观察着左右地形和不断变换的景致。
这可是他们自出征以来,第一次在解放区内部行进,即不需要防范,也不需要战斗,心情极为放松,跃马观景,自然是三人的必然选择。
“组长,前面的集镇,就是半山集,按行程,我们应该在这里,吃个饱饭了。”
殿后的柱子,估计是肚子饿了,刻意提醒着三七,该休息一会儿了。
“是啊,组长,在解放区里行进,肚子饿的快,是该休息了。”
穿着红兜肚的二娃,突然想起了小婉的提醒,是该保养一下自己了。再说了,这是在解放区,干嘛还那么玩命啊?
一心想早点赶到目的地——中心集的王三七,此刻,也只能下马休息一下,毕竟,现在是二比一。按照组织原则,在‘和平’时期,没有特殊情况,少数要服从多数。
……
“同志,证件。”
“哨兵同志,给你,这是我们三个人的介绍信。”
“哦,是王团长啊,军区魏部长,在支队指挥部里,正等着你们呢。”
“魏部长,哨兵同志,我认识吗?”
“就是原豫西军区的魏副政委。”
“哎呀,老领导在呢,我们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