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铁血天路 > 第三部 为国戍边(新) 第92章 万事俱备

第三部 为国戍边(新) 第92章 万事俱备

地处昆仑山北麓的桑珠乡村,因甘甜的桑株河水流经此地而得名。

在桑珠乡村的北面,海拔将近三千米的山坡地上,则是一大片坡度和缓(平均坡度1.437‰),海拔适中的绝美草滩。

水量不大,但水流和缓的昆仑雪山融雪馈赠而成的桑株河,与山麓低地不断推送上来的阵阵湿气,在这里交汇融合,滋养出这片草肥水美的高原碧毯。

它春来苍凉泛新,夏如碧绿织毯,秋望锦黄撒播,冬至冰晶雪皓。

这里不仅是顶级的高山牧场,更是高原雪菊的天然故乡,就在山脚下的桑珠绿洲里,还出产一种并未引起太多人注意的特色瓜果——皮亚曼石榴。它皮薄瓤少,红中泛紫,颗粒肥大,不仅清甜可口,而且还预示着鸿运当头,子孙满堂的美满吉兆。

而此刻,就在山脚下的公路旁,路过此地,暂歇片刻,席地而坐的魏书记一行,正在与战士们一起,共进简便的午餐,并集思广益着漠南地区的发展大计。

……

对此地相当熟悉的马连科,当仁不让地打响了头一炮:“魏书记,各位首长,这里之所以能够成就出一条唐蕃古道,主要是因为它地势和缓,便于登攀,此地由于坡度和海拔的原因,不太适合大面积耕种,但却是发展畜牧业的用武之地。完全可以建一个牧场,养牛放羊,饲养骡马。”

魏书记和靳书记一听,顿时是眼前一亮,太好了,部队正愁大量的骑兵无用武之地呢。而且,三七带领开垦的农田,现在已经基本解决了粮食供给短缺的问题,眼前,肉食供应却依然紧张,这个想法,那就是雪中送炭,正应所需啊!

拿着馕饼的魏书记,可能是听得过于入神,竟不知自己的另一只手已经伸进到同坐在一个树墩上,靳书记手中的馕饼上,还不停地拿捏着,嘴里还用鼓励的口吻,继续催问道:“连科同志的建议非常好,其他同志还有什么好主意,尽管都说出来。”

“我有个建议,魏书记,现在吃饭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领导就没有必要再到处找饭吃了。”魏书记诙谐的话语,当即引来了在座的同志们一片善意的笑声。

饱有阅历的魏书记是面不改色,神态自然,当即不暇思索地回应着尴尬的局面:“我的老战友,我这是在暗示你带头发言呢!”

伴随着大家欢快的笑声,受到鼓励的马连科,不待他人发言,自己又接着抢过话头:“我还有个建议。”

此时,在马连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过去,在国民党的军队里,下级只能执行命令,哪轮到自己在上峰面前说三道四,搞不好还会遭到记恨,那可真叫祸从口出。所以,即便是有想法,也不敢说出来。

“好啊,连科同志,我们可是在洗耳恭听呢,呵呵呵。”魏书记与靳书记四目相视一对,忍不住乐出声来。

“我们这次进山的通道,要从一片林地的柯克亚出发,那里说是一片林地,其实,也就是一片难得一见的高原冷杉和松柏树林。那一带也非常适合饲养牲畜,特别是可以饲养牦牛,这对我军高原运输极为有用,而且,又是我们进军高原的出发地,我建议,在那里搞一个牦牛、骆驼、军马饲养场,直接为高原运输线服务。”

魏书记听完,手中的馕饼都顾不上吃了,一把递给靳书记:“嗯,这个主意就更好了,老靳啊,你看行不行,给个话吧。”

听的正在兴头上的漠南地委靳弓书记,毫不客气地接过馕饼,边吃边呜呜嘟嘟地当场表态:“太好了,嗯!这样吧,嗯!让哈景明抽调一营骑兵,开赴桑珠半山牧场,放牧养马。嗯!让国乌江抽调原巡防团部队主力一部,挺进柯克亚林区,建设进藏前进基地。嗯!魏书记您看,我们这样部署没问题吧?”

魏书记看着靳弓书记,满意地点头,并模仿着他狼吞虎咽的口吻,诙谐地回答道:“嗯!可行。”

在大家持续不断地笑声中,魏书记习惯性地用眼神寻找着王三七。他突然发现,历来点子出奇多的三七,今天怎么像霜打的茄子似得,蔫了。

“我看,发给马连科同志一枚军功章还不够,还要继续奖励,不像有些人,只顾着在角落里打盹犯困。”

听到魏书记一番不知所指的讲话,大家连忙放下了手中的餐具,开始四处寻找,最后,都把眼光都集中到了依靠在一棵大树下,低头打瞌睡的三七身上。

看着眼前如此不着调的三七,气得秦玲捡起一小块土坷垃,朝着不远处的三七就扔了过去。

“不好,有情况!”三七是一个激灵,条件反射般地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