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三国博弈 > 第十九章 战争与人

第十九章 战争与人

给夏侯惇一个后脑勺,随着于禁走出了军帐。

郭奕与于禁并肩走在军营里,见到多数军士正在打包行李,并且粮草辎重除小部分外,其余的都在装上牛车,他心里暗自明白,明日出军已成定居。

来来回回的军士见到于禁后,都会驻下脚步行礼,而于禁也会一一的说上几句话或是微笑的点头示意一番,一路走下来,于禁却是未同郭奕说过任何一句话。

郭奕也不以为意,只是暗自默默的将军中的各处摆布以及巡逻军士的行走路线一一记在心里。

行了约有半个时辰,郭奕随着于禁的脚步正好到了庖厨之地,望着不少士兵开始排队打饭,于禁领着郭奕也从一个大木盆中领了一个大碗,一双筷子,郭奕也连忙有学有样的领了一副。

打饭的队伍井然有序,并没有插队或哄抢者,就是于禁在此排队,大家最多是打个招呼就完事,多是习以为常。

当轮到郭奕时,军中的伙夫看了他一眼,给他盛了满满一大碗粟米粥,塞到他手里三个粟米饼,唠叨道:“年轻多吃点,好有力气杀敌。”

感受到那温暖的关心,郭奕连忙点头道谢,随着于禁找了一块干净的石头上便坐了下来。

看到于禁狼吞虎咽般的吃相,郭奕也感觉实在是有些饿了,狠狠的咬了一口手中的粟米饼,不想太硬,咬了半天只觉累的腮帮子都酸了。

看到郭奕一副难以下咽的样子,于禁好笑地说道:“看来这几日你跟着曼城都是吃的小灶,不然早就该熟悉这军中食物了。”

郭奕羞赧的点了下头,于禁不以为意接着说道:“多吃点吧!军中少油,少盐,打仗的时候更是吃了这顿没下顿,只有习惯了这种吃法,以后才不至于行军的时候被饿死。那个时候若是逼急了,还有什么是吃不得的?”

听到于禁的叹息,郭奕忽地想到之前他父亲和他说过的事情,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在徐州、濮阳与陶谦、吕布作战,战争加蝗灾,“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人相食”。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与吕布在濮阳作战时,将家属还温,时岁大饥,人相食。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刘备被吕布袭取徐州后,收拾散卒跑到广陵一带,备军在广陵,饥饿困败,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穷饿侵逼。

易子而食,也只有在这乱世才会出现,郭奕低头看着手中的食物,忽然像饿死鬼投胎一般的吃了起来,只要能吃饱,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吃完了饭,于禁又带着郭奕在军营里走了起来,不过嘴里的话也多了起来,“小奕,我要一定要占据博望,因为占据了那里,等于就堵住了刘表北上之路,到时只要加以修葺,樊城必将是我军的一个重要据点。”

郭奕有些愕然的看着于禁,不解地道:“伯父莫不是在考校郭奕,博望地势低洼,西临汗水最大支流白水河,若是雨季,只要敌人掘河,逃无可逃,那不成为一座死城,古来今往,皆不以博望为据,便是这个道理。”

于禁老脸一红,他哪是考校郭奕,只是有感而发,想为出兵博望找个冠冕堂皇借口,没想到郭奕的一番话却将他的想法反驳的一无是处。

于禁装作一副欣赏的样子,心里嘀咕,嘴上却考校似地问道:“那刘备此次将如何扎营,我方若掘白水河,他岂不无路可逃?”

郭奕虽觉着于禁的问题有些白痴,但仍然条理清晰地道:“伯父此言差矣,今年少雨,白水河必然低洼,就是掘了也无甚作用,空耗人力,况且刘备此次出征新聘军师徐庶,其人善谋,必然会将博望以东地高之处为据。”

于禁连忙将郭奕的这番话记在心里,无心插柳柳成荫,两人的对话看似简单,不想十年之后,于禁想起郭奕的那番话时,成功的避免了被水淹的结局,逃得一命。

感觉到在军略上,郭奕的确见解独到,绝非纸上谈兵之辈,于禁连忙转移话题,不想再拿着自己的短处和别人长处比较,“小奕,你父亲行军作战之时,最喜欢琢磨人性,往往从对方的弱点出发,一击而中。你和夏侯将军相交不深,他呀,有些急躁,不过在你父亲手底下时,那可是服服帖帖的,大字都不敢乱说一个。”

提到郭嘉,郭奕不由的想到了他在这方面地对自己的教导——战场上在对手的弱点中找到进攻点,并不断地变化,出其不意,让对手疲于奔命,然后攻其不备。日常交往中重视对方的优点,更要注意他的缺点,人无完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再好的玉和金子都有一个斑点,人的缺点有时正是他优点。

联想到夏侯惇的特点,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