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启墓人 > 第三十七章 死在西藏的皇帝

第三十七章 死在西藏的皇帝

拉萨市区最大的图书馆其实叫做西藏自治区图书馆,从军区总医院的娘热路出来,一直到北京路在向西进罗布林卡路方才到达,这样一段算得上远的路程,我们一行四人,只能是拦出租车过来。

让我尴尬的是,师傅坐副驾驶位,而我,被师妹跟云烟夹在中间坐在后排,这滋味真说不上爽,倒是只见到中间电弧闪烁,似乎这两个家伙,都不怎么看对方顺眼,这让我很是不解。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从外边看,除开门口的图书馆牌匾,再无什么特别之处,普普通通。

两女跟着我下车,云烟还是如前几日一般毫不避讳地挽着我的手臂,身边的小师妹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一幕,我暮光瞥了师妹一眼,却见她脸上阴晴不定,最后竟然是恨恨地偷偷踩我一脚,也是一把挽住我另一边的手臂。

师傅在后面哭笑不得得看着这一幕,再就没理会,不闻不问地走进了图书馆。

我尴尬不已,纵使街上周边的人投来无数艳羡的目光,我也只能是叫苦不迭,惹恼了这两位小姑奶奶,哪一个都得要我吃不了兜着走,当然,师妹比云烟对我的狠心程度要重得多。

就这般无比别扭地一边挽着一女进去了图书馆,进门的时候,那门口的大叔还眼光不善地看着我,似乎要把我剥皮抽筋,火烧土埋。

师傅在我们前面在仔细研究图书馆的分布,而后径直一个人往一个方向走去,我赶紧拉着两女跟上。

“师傅,我们要找什么?”好不容易拖家带口地赶上师傅的脚步,急忙问道。

师傅脸上的表情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没好气地回答我:“去找找萨迦跟萨迦寺的历史资料。”

我不再出声,云烟看我吃瘪,抿着嘴吃吃地笑,一边的师妹却是轻轻地哼了一声。

跟着师傅左转右转,最后来到了一间史料类的书籍室,师傅直接走了进去。

“师傅,我们要做什么吗?”我再次厚着脸皮问道。

“去找那些关于萨迦的史书,萨迦县跟萨迦寺,都要快速地看一遍。如果有什么觉得特别的人或者物,都要及时跟我说。”

我左右看看师妹跟云烟,道:“都听见了?快去找。”

终于是光明正大地挣开了如牢笼一般的两只手,我快速走到书架的另一边,离得远远的。

说真的,看书对我来讲,是件特别费劲的事情,尤其是那种蝇头小楷一样密密麻麻满是字的书,不幸的是,我随手翻开的大部分史书都是这一类型的。

一本本史书就是被我这么一眼瞄过去,没有看见萨迦两个字的我都通通忽略掉,但还别说,关于萨迦的还真不少。

《萨迦寺来历》、《萨迦县地域志》等等一系列这样的,不得不感叹,不亏曾经是取代拉萨成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地方。

不过很让我失望的是,这些一本本的书,都跟那些一般的介绍地方历史跟特色的书一样,不觉得有什么疑点或者特别的地方,这就很头疼了。

正是将近傍晚时分,这里都开始亮起灯来,就是这么一亮灯,让我不经意间在灯光照亮的一处角落瞥见了一本书——《中原皇帝的葬身处——萨迦》。

这是一本自行装订的册子,上面竟然还是用手写的内容,我禁不住好奇,一页页地看下去。

“1274年正直盛年的宋度宗驾崩,他的年仅四岁的儿子赵显,在宰相贾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做皇帝,这就是南宋末代皇帝——宋恭帝,年号德祐。”

“1276年,元朝将领伯颜率领元军兵临临安城下,南宋朝廷求和不成,只好向元军投降,由谢太皇太后抱着五岁的小皇帝宋恭帝赵显出城向元军投降。”

“1289年,忽必烈将19岁的赵显送到了西藏当时的政治和宗教中心萨迦县萨迦寺学佛。赵氏皇家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优良基因是代代相传的,他伴着青灯黄卷、晨钟暮鼓,度过了几十年的岁月,最后竟然成了著名的高僧。赵显还学会了藏文,翻译了深奥的佛教逻辑专著《因明入正理论》,并曾任总持,改名为合尊法宝。”

“1323年,这位年过半百的高僧修行之余发了思乡之情,他在萨迦寺中题了一首诗: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林和靖是宋朝诗人,蒙古人一看,此诗咏林和靖,那就是在借题发挥,表明其怀恋故国,以此诗煽动人心。这给了蒙古人大兴文字狱的借口,这位才华横溢的南宋末代皇帝有口难辩,最后被赐死,终年53岁。”

我呆呆地看着这段历史,却从未想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