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接着探讨下去,赵霞指着笔记本上的分解图对孟宇说,“这个玉匣作为慧能大师的精心之作,照理说应当是佛家用品,依我看,像是盛放贵重佛经之类的经匣。我刚才仔细观察过,这是一块整玉雕琢而成,浑然一体,外面不设合页销锁;从结构比例看,长宽接近黄金比,最有可能是左右抽拉的抽屉式结构,但我试着推了推,却纹丝不动,里面肯定是暗设了机关销锁。你晓得在宋代,科学家苏颂和韩公廉发明了由‘天关、天衡、天锁’所构成的擒纵器,就是一种自动控制卡锁装置,不明道理的人绝对打不开,如果硬砸就会自毁。”
赵霞把刚刚勾划的示意图递给孟宇。“因为里面灌有水银,应当也具备类似水的流动性,我们可以参考苏颂的水运仪象台来破解它的擒纵装置。”
赵霞边说边画,仔细地向孟宇介绍了水运仪象台的机械原理。仪象台的水力机械部分由一组车水机械和一组漏壶组成。车水机械的作用是提升水和供水,从渴乌中流出的水冲击一个大型水轮,使它旋转,这就是整个仪象台的原动力。
大动力水轮下面设有退水壶,退水壶有水管和升水下壶相连,以便水能循环使用,供给筒车提升水源。大水轮的顶部和下部装设有一组杠杆装置,类似于天平秤杆和托盘,起控制水轮运转速度的作用,使水轮只能间歇运转,而转速由漏壶的流量决定。由于采用了平水壶,渴乌流量大致均匀,因此水轮也几乎保持匀速旋转。
动力水轮的间歇运动通过齿轮系带动“天柱”旋转,天柱是全台的总传动轴,通过它再把动能传递到浑象仪以及报时系统的“昼夜机轮”上去,来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运动。
在今天的钟表机械中,有一组使机轮运转变慢、控制速度恒定的锚状擒纵器(俗名卡子),是钟表的关键部件。而苏颂和韩公廉所创造的由“天关”、“天衡”和“天锁”等部件组成的那组杠杆装置,可以说是最早的擒纵器。水运仪象台是十一世纪末我国创造的精密天文仪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国际上曾给与高度的评价:它既是现代天文台跟踪机械——转移钟的祖先,又是现代钟表的祖先。
“说了这么多,关键就在于水的定向流动。水银虽然也有流动性,但它的比重比水大得多,而且受热还具有挥发性,这些特点就是我们打开匣子的关键。”赵霞一边品茶一边发表她的看法。“我明白了,里面灌的水银无序乱流是没有用的,咱们只有让里面的水银受热后定向流动,推动水轮,才有可能使里面安装的擒纵器自动开锁,打开匣子。”孟宇恍然大悟。
“是啊,念珠是念佛时长久转动之物,而且也是只能朝一个方向捻动……”赵霞还没说完,孟宇忍不住接过话来,“英雄所见略同。刚才我仔细观察了顶盖,只有念珠有些异样,可以做文章,咱们可以试一下,但也总得有个讲究吧?”
“佛家讲究九九归一,咱不妨按照观音菩萨捻佛珠的方向,以九的倍数捻捻看,说不定能行。”赵霞提出了她的猜测。孟宇瞪大眼睛盯在观音菩萨手中的念珠上,只见这些念珠都是借皮壳巧雕而成,个个浑圆润泽,色如蜜蜡。
他接了盆净水,好好地洗了洗手,然后做了几次深呼吸,凝神屏气,心中默念,“南无阿弥托佛,南无阿弥托佛!”,把手指抚在念珠上,一遍又一遍地捻了过去……
当他捻到九九八十一遍时,就听见玉匣子里面出现了细微的动静,“哒哒哒……”。玉匣子从雕刻黑虎泉的一面徐徐打开,探出一个玉抽匣,里面果然是水平如镜的水银。
赵霞心细,早就拿了两块浸水的毛巾递过来,让孟宇捂住口鼻。孟宇打心眼里欣赏赵霞这种未雨绸缪,眼明心细的举动。
用虹吸管把水银放掉后,发现玉匣子确为抽屉式结构:小玉抽匣的竖边上有花牙,玉匣子雕荷花的边框里设齿轮,由佛肚子里的发条带动齿轮自动完成开合动作,玉抽匣关闭后严丝合缝,恢复成一幅完整的浮雕。孟宇和赵霞对这精妙绝伦、巧夺天工的设计连声赞叹不已。
再往小抽屉里观瞧,只见里面躺着一个澄黄色的油纸包。孟宇戴好塑胶手套,小心翼翼地把油纸包取了出来,搁在脸盆里。打开油纸包,里面是一个精美的小黑木匣。孟宇伸手想拿起小黑木匣,没想到小木匣入手十分沉重,于是凝神静气,双手捧着摆到茶几上。俩人定睛一看,只见小木匣褪却水银,表面乌黑发亮,木纹细致紧密,散发出一股浓浓的药香味,上面镌刻着“辛”的标记。孟宇一看就知道这是沉香木,于是更加谨慎从事。
慢慢地拉开沉香木匣子的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