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明湖宴,又喝着茶休息了一会儿,避过了中午的暑气,赵霞挽着孟宇向大明湖南门走去,又到了济南八景之一“鹊华烟雨”。故地重游,别有一番滋味。站在桥头,孟宇感慨万千。“弹指一挥间,已过七百年,正是在这座鹊华桥上,赵孟頫远眺鹊华,诗情画意涌如奔流;也是在这座桥上,乾隆欣赏湖景,遥想牛郎织女鹊桥七夕,感伤爱情,怀念爱妃。”
赵霞接过话头,“同样是在这座桥上,我们找到了打开鼓墩的关键——菱角,可见这座桥的确颇有灵(菱)性(杏)。”孟宇赞许地点点头,一语双关地说,“我曾经追寻过这明湖之水的源头,泉源从千佛山潜入地脉,在德王府大院化为珍珠泉水涌出,再经曲水河,曲曲折折流淌到百花洲,汩汩甘泉最后经此渡桥流入大明湖,岂不正应了辛公《青玉案》词中‘众里寻他千百度’之妙?你看,山上潜伏、地下喷涌、河渠蜿蜒、明湖浩荡;雨水、地下水、泉水、河水、洲水、湖水,都是水(谁),如果她自己不愿意露头,纵然‘众里寻她千百度’也难觅芳踪,恐怕千万年也不见得能找得到啊。”
赵霞心有灵犀,听后顿有所感,她用美目盯着才华横溢、行事果断,但在感情上却老是犹犹豫豫、止步不前的孟宇,笑着说,“没想到你能从这个角度看出寻她千百度之难来,这倒是个前所未有的新发现。我也有个新发现,你看咱俩人一个姓赵一个姓孟,而大诗人大画家赵孟頫的名字,则正好把咱两个人的姓都结合起来,于是就推想是不是大诗人的父亲姓赵,母亲姓孟啊?”孟宇也笑了,“我倒真没想到,但确实很巧。不过我想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非常严重,恐怕不可能把夫人的姓氏并列而起名;但如果某人叫‘孟赵氏’的话,那她肯定就是孟家的媳妇了……”说着,他自己也忍不住“嘿嘿”地笑了出声,赵霞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她握起粉拳作势要捶孟宇,但落在孟宇胸膛上的却是她羞红的脸庞……
两个人信马由缰地谈论起赵孟頫在济南的故事,都认为,如果济南在历史上不是遇到赵孟頫这样懂包装、会策划的大师级名人,并且他也诚心愿意宣传济南的话,按老济南人的行事风格,即使鹊华再美,明湖再俏,泉水再甜,泉城也不会在历史上有这样的知名度。
孟宇感叹说:“可见深层次、高水平的策划包装宣传,对于济南旅游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首先得是热爱泉城之人,还必须是行家里手,懂得利用历史焦点人物和关键事件、地方文化来大做文章,做大文章,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博得游人的喜爱,使泉城成为人们旅游追逐的焦点。赵孟頫当年画这幅画,其实真的是为了宣传济南。因为他真的了解济南,热爱济南。但济南人却好像在无意之中,冷淡了这样一位对济南有鼎力‘推介’之功的知己。”
赵孟頫是宋太祖十一世孙,南宋王朝灭亡时,他正当青春年华,是闻名遐迩的青年才俊。面对宋朝的覆灭与元朝的建立,赵孟頫的感受十分凄凉。而可供他选择的道路也仅有两种:要么归隐山林,要么出山入仕。他当然首选了归隐,在家乡吴江赋闲十年之久。每天渔樵耕读,浸淫水墨,日子过得倒也闲散淡泊。然而,作为一名身为大宋皇室后裔的读书人,他在骨子里还是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济世情结,而且,他的特殊身份使他很难回避元朝的关注。
元至24年,元太祖忽必烈派特使出访江浙,征诏社会贤达,赵孟頫被当成首选之人。形若覆巢之鸟,他还有什么选择?从此开始了长达34年的官宦生涯,从五品官阶荣升至一品荣禄大夫。然而,这一选择,成为他一生的一大隐痛。孔子说过“士志于道”,中国士大夫历来信奉重名节的传统人格,而他以宋朝皇胄身份入仕元朝,就带来了大节不忠、降志辱身的评判。他如何不怅然?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其实,在朝代更迭的岁月,让赵孟頫“惆怅而独悲”的不止是思乡之苦,更有进退之忧。入元后的赵孟頫,仿佛进行着一种精神上的炼狱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能够抚慰心灵的也就是诗歌和书画了。他写诗:“准拟新年弃官去,百无拘系似沙鸥。”他憧憬着辞去官职归隐山林丘壑,成为自由自在的沙鸥。他画画以书法入画,抒文人情怀,绘写意山水,笔墨空灵静逸,有一种惆怅茫然的情致。
他虽然得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的认可和“大用”,可一些蒙元贵族十分狭隘,说赵孟頫是宋朝宗室子弟,岂可大用。一些官员还公开挤兑他。宰相桑哥天天点名,谁上朝迟到,定要赏一顿大板子,赵孟頫偶尔迟到了一次,桑哥也没客气。赵孟頫于是要求到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