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寻她千百度 > 第63章 婉约清照

第63章 婉约清照

由于有筹建“第一泉”矿泉水公司这个题目,大家都聊得都很起劲,奇思妙想也不断出现。但孟宇考虑到李清照纪念堂营业时间有限制,就提醒大家适可而止,以后抽时间再专题讨论。他给大家介绍了李清照是赵霞祖奶奶的事,大家伙自然更感兴趣,便结了茶水费,一块儿向不远处漱玉泉边的李清照纪念堂走去。

赵霞没了心事,心情豁然开朗,自然成了向导,一路上自觉地给大家认真介绍祖奶奶的事迹。“祖奶奶故居,据历城县志记载:‘在柳絮泉上’。远在清朝时就有此建筑,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政府为了纪念她,于1956年拨款修建了李清照纪念堂。在文革时,这座具有民族传统建筑艺术风格的堂院曾一度遭受破坏,但如今已经恢复原貌,使她能重返故居。”

李清照纪念堂既是一组纪念性建筑物,也是趵突泉公园中的“园中之园”。庭院前,有和李清照一生结下不解之缘的漱玉众泉,相传是女词人当年梳妆的地方。名泉胜地孕育了一代词人,而她也异常热爱故土的泉水,她的名作《漱玉集》、《漱玉词》便是取名于此泉。

在柳絮泉的西侧又有一泉叫金线泉。赵霞给大家示意说,“在这个泉池里,由于两股泉水相对涌流,流势均衡,当日光从某个角度照射到池底时,在水面上聚成一线,金光闪闪,蔚为奇观,过来,你们从这边就能看到。”汤圆急着跑过去看,真得发现有金线,不免咋呼(大叫)开了,“哎!还真是的,抬头见金,咱这矿泉水买卖准得发财!”

大伙都嘻嘻哈哈地跟着赵霞到处看。“喏,就是在这里,相传李清照祖奶奶(以下作李清照)与我祖爷爷赵明诚(以下作赵明诚)结成了美满姻缘。史书上说赵明诚是一个好学上进,很有远大志向和事业心的青年才俊,也很爱好文学和诗词,尤其热心于收集和研究古籍、古器、碑刻、字画等文物,是宋代著名的金石家。他们结婚以后,志同道合,感情十分融洽。祖爷爷非常佩服妻子的文学才华。有一次,他读了李清照作的词以后,自愧不如,便闭门谢客,废寝忘食地用了三天三夜的工夫,作出了五十首词,然后把李清照的词也放在里面,让他的朋友陆德夫评阅。陆德夫看完以后,极力称赞其中有三句写得“绝佳”,而这三句恰恰就是李清照之作,这当然使赵明诚对李清照更加佩服。李清照也非常支持丈夫的金石研究,他们甚至立志将天下所有的古文奇字都收集起来,加以研究和整理。为了收集古代文物,他们节衣缩食,过着“饭蔬衣练”的俭朴生活。有一次,赵明诚看到有人拿着南唐著名画家徐熙画的一幅牡丹图,要价二十万钱,他以身上衣物作抵押,将那幅画拿回家中,夫妻俩观赏了两天两夜,终于因为买不起而退还了人家。为此,他们叹息了好几天。夫妻俩每得到一件文物,便共同校勘、作注或题跋,指出其优点和不足,这样常常工作到深夜,终于完成了长达三十余卷的《金石录》的编纂工作。这部书“考据精确,多足正史书之失”,是一部重要的古文字学和古代史资料集。

在他们结婚之后,赵明诚曾几次与李清照有过短暂的别离,李清照写了许多思念丈夫,表现自己的离情别绪的词。赵明诚的父亲去世以后,赵家曾遭到蔡京的诬陷,李清照随同丈夫离开汴京(今河南开封),在青州(今山东益都)住了十年。这十年中,李清照除了进行文学创作以外,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帮助丈夫从事金石研究上。当时,李清照对他们“屏居乡里”的生活很满意,曾希望在那里同丈夫长期安定地生活下去。因此,李清照把自己的居室称为“易安室”,自号“易安居士”,并请人为自己画了一张像,挂在室内。赵明诚还饶有兴致地为她的画像题了词:“佳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甚堪偕隐。”十年以后,赵明诚重新被朝廷起用,先后任莱州(今山东掖县)、淄州(今山东淄川)知事。其间,他们仍“竭其俸入,以事铅崭”,对《金石录》进行修订、增补,使之更加完善。这一阶段,他们的生活就象平静的湖水,是十分幸福美满的。”

赵霞说起祖奶奶的故事可谓侃侃道来,如数家珍。肖芳可能受了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故事所感染,一双小手紧紧地拉着孟宇,一双杏眼脉脉含情。孟宇情不自禁地用手把肖芳揽在胸前,两个人相互依偎着,好像幻作了当年在漱玉泉边赵明诚给李清照梳头打扮一样…

大头一看俩人来了情绪,给汤圆和秀才使个眼色,三个人约着赵霞提步先迈进了院子。只见院内奇石林立,松竹映掩。一丛丛芭蕉点缀在窗前、墙下,两株腊梅已经绽开了鹅黄色的花朵,散发出浓烈的馨香。更有流泉穿庭入户,在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