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道下的鲜卑士兵,受到大火的覆盖,有一些伤势较轻的士兵,想要快速的逃离这片炼狱的地方,顾不上倒在地上的其他的士兵,都朝着山道战场的两头逃走。山上的大秦帝国的士兵怎么可能让这些士兵逃走出去,分派出部分弓箭手对这些士兵进行攻击,能杀死多少算多少。山上的神箭手不断地对这些士兵点名射杀。
而那些已经冲出伏击圈的鲜卑士兵现在反过来冲击黄钺在山上的阵地,但是上山的道路比较险陡,攀爬不易。虽然山上的士兵比较少,作战用的兵器更是缺少,很多箭矢都是比较简陋,大部分被射出的箭矢的箭头都是削尖的树枝,没有一点铁器,杀伤不大,但是有滚木雷石的阻挡。从山上滚路下来的石块跟圆木,还是能够阻挡这些攀爬的士兵的进攻速度的,也能杀人。
这样抵挡了一阵,也给黄钺他们从容的拉开了跟鲜卑士兵的距离,逃亡出去。虽然这个过程中,也有几十个士兵被鲜卑士兵给用弓箭射杀,还有几十个人受伤,一下子去掉了三分之一的士兵,还有部分伤员要照顾的。但是也在鲜卑士兵射击上来的箭矢中收集到了几百个铁器箭头和不少的箭杆,可以从新制作羽箭来使用。
因为黄钺他们退出战场十分迅速,根本没有给下面正在追击的鲜卑士兵有时间考虑。等到鲜卑士兵上到山上,已经没有看到他们的身影了,而且阵地上也布置有陷阱,有几个进攻比较快的士兵不小心着了道,被陷阱给弄死弄伤,导致后面的士兵都不敢沿着痕迹追击,等待后面的军官上来。
也许是暂代追击不上或者是想要救治那些伤兵,鲜卑士兵都回到下面的战场上开始救治那些受伤的士兵去了,把大秦帝国的士兵救这样暴尸荒野。
而在追击黄钺从百战城出来的残兵的同时,鲜卑部落跟一些伤亡惨重的部落正对着百战城后面的村镇横扫过去,把看到所有村落的地方,见人杀人,见屋烧房,反正就是见到一切大秦帝国百姓和房屋的,都一律杀光烧光,能抢的都抢光。只见四处浓烟滚滚。
相比于相比这些部落,契丹的骑兵不断的朝着郡县进发,虽然没有太过的烧房灭村,但是也相差不大,凡是见到老人的都挥起屠刀,砍杀殆尽,青年小孩女人都被他们掠夺回去。
那些不肯离去的村民都被他们祸害的差不多了,只有少部分人躲进山里逃过了一劫,但是冬天即将来临,不知道他们能否在山林中存活下去?如果帝国的士兵能在大学来临之际能打回来,他们还有可能被救助,现在,他们能指望的就是他们自己了。
整整五天时间,方圆三八百里地被破快的狼藉一片,了无人烟,而契丹部落的骑兵也来到了大秦帝国的第一道拦截线前,也是八百里方圆唯一的通行山口,这里是一座小型的城关,没有办法跟百战城的城池相比,只有三丈高的城墙,根本不能有效阻止敌人的十万士兵的进攻,这里抵挡的士兵都将是一场艰难,有可能全军覆没的结果。但是他们没有办法撤退,后面是一片方圆千里的平原,加上后面的百姓还没有全部撤离,要为撤离的百姓争取到最少三天的时间。
这个山口比较狭长,这里被分成三个防守的阶梯,每个阶梯都有一面城墙横贯两边的崖壁,也算是易守难攻,但是在这里的士兵却没有多少,只有两万人的部队在这里守着,守将是一个老年的将领,他叫梁壁,是一个善于防守的将领,他带领这些士兵在这里进行阻挡任务。这些士兵都没有家室跟兄弟同在的这个同一军队,原来有兄弟父子的,弟弟都被他派回去护送百姓离开,父子的,儿子都被派回去,给家里留后,剩下的这些人都是心存死战之心的士兵,从上到下,每个将士都已经心存死志。他们都知道,身后是自己帝国的百姓,都有自己的家人在后撤,如果没有能给他们争取时间,没有存死一战的信念,后面的家人都会遭受屠杀或者奴役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契丹部落的骑兵当天中午到达关口的时候,还没有布置营盘,就开始对着关口进行猛烈的进攻,雨点般的箭雨不断的朝着城墙上的士兵阵地落下。城墙上的士兵也把守城床弩不断的激发,同样也是箭如雨下,双方的士兵都在悍不畏死的攻击对方,整整一个下午,契丹就战死了一万人的部队,受伤也有五千都人,但是帝国这边也不轻松,战死的士兵也不下五千人,受伤的更多,近六千人受伤,虽然大部分伤兵还能继续作战,但是对于只有两万人的守军来说,这个伤亡也是相当的惨重。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双方麓战了一天,随让前面的城关还在帝国这边,但是帝国这病连带伤兵,可用之兵只有一万来人,战死九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