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恪回到自己的小院,慢慢的整理先前的收获,不觉也有些汗颜,自己真是有些强盗的感觉,手中不管有用还是没用的玉简,加一起大概有三十多块,怪不得那李姓老者的眼神都快吃了自己。
其中一块记载《三元聚阳诀》,一块是记载修仙界的历史,还有各大门派的大略情报,甚至还有关于种植灵药之类的杂书,抱着反正不花灵石的想法,李姓老者果断的大出血了。
王恪小心翼翼的捧着那块,记载《三元聚阳功》的玉简,恐怕一不下心摔坏它,这是自己第一部能确实踏上修仙路的功法,是自己追求长生之路的起始,心中既有接触新世界的兴奋、激动,又有触碰未知未来的迷茫,惶恐。
他轻轻地将玉简贴在自己的眉心,全部的意识都集中在那一点,按理说,王恪还是一个凡人,并不能使用玉简。
但是他修炼了《培元诀》这等奇功,在日复一日的积累元气的同时,竟然不知不觉中,滋养出了神念,这也是他的神秘第六感,往往在危机时刻给他警示。
聚集一起的神念一靠近清凉的玉简,玉简之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呼之欲出,直到完全触碰到时,从玉简之中,涌出无数的字,疯狂的向王恪的神念中灌输。
一刹那,又好像是一年,王恪觉得时间过得如此漫长,当玉简掉落在地上,发出“叮当”的清脆的声音,王恪也随之倒在地上。
好刺眼,王恪睁开眼睛的第一感觉,摸了摸还在发涨的头部,他不禁苦笑,实在是有些自不量力了。看样子,这已经是第二天了吧,早知道如此,还不如将内容纂录在纸上好了。
王恪也是暗暗告诫自己,今后定不可如此鲁莽,识海非比寻常,遭到破坏,真就是修仙无望了。
王恪又是沉沉的睡了一觉,养好精神,在晚上实在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起身坐在蒲团上,轻轻地合上双眼,一段段文字从记忆中出现。
王恪细细的看了一下,就全神贯注的默念第一段,不一会,王恪能清晰的感觉到,一股股微弱的带有些火热的‘气’,向他聚来,被他一点一点的吸收到体内,按照《三元聚阳功》的路线运转。
可惜的是,吸收来的灵气实在是太少了,明明能感觉到天地间大量的灵气,只是能吸收一点点。
突然,一大股元气从王恪的百骸中汇聚起来,不断地加入功法运转的行列,功法运转的越来越快。
很快的,王恪便感觉到自己似乎捅破了一层膜,这种感觉非常奇妙,犹如吃了人参果一般,全身三万六千个毛孔都舒张开来。
但是,那股元气还在运转,似乎不消耗殆尽,决不罢休。王恪立马收紧心神,全心的引导元气运转,不久,又是一阵浑身轻松的感觉袭来,让他有种昏昏欲睡的想法,就在王恪的惊骇中,第三波此种感觉紧接而来,随后体内的气息才缓缓平静,法力不再激荡。
王恪根据玉简之中的讯息得知,自己的状况正是处于练气三层的样子,不由得大吃一惊。
要知道,修仙者的修炼是很漫长的,修为高深后,一个闭关往往就是几百上千年,就算是炼气期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到达炼气三层,说出去,指不定要吓坏多少人。
王恪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发现自己的根基扎实的一塌糊涂,根本不存在拔苗助长的情况,但是为何会如此。蓦然,他发现自身的元气又凝实了不少,想起了好久没有进步的《培元功》。
王恪稍稍的运转一下培元功,刚行转一圈,突然感觉到,体内的元气和刚练出的法力,合二为一的冲向自己的识海,王恪不禁惊骇欲绝,但是无论如何,都控制不了自己。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冲进识海,可是当它们进入识海后,又是一转,奔向一个玄色书本,俨然是前世,在石洞中发现的那本无名经书。
自从只能看到它的第一层后,王恪就致力于修炼《培元诀》,以至于已经将这本无名经书忘记了。
王恪稍稍的将心放下一点,情况似乎还不算最坏,只见无名经书源源不断吸收他那点微弱的法力,差不多快要将他吸干了,才慢慢停下。
随即便爆发出璀璨无匹,夺人心魄的神光,千缕万缕,将王恪的识海照得无比明亮。
一刹那,所有的光都消失不见,王恪发现经书似乎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更深邃了,一眼看去,仿佛要将你的灵魂吸进去。
一个紧接而来的声音在他识海中响起“后辈,当你打开这本书的同时,代表着你已经踏上了求仙之路,我是逍遥子,一位大乘期修士,如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