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天送俯视苍生,静观了这老子三百余年,越看越心惊!
他当然知道老子是何人!
但是为何会出现在自己的神境里?
中国古籍从《列仙传》开始,就把老子列为神仙。
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唐代皇帝曾尊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加封号称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其道教尊称名称为太上老君,亦被尊称为混元皇帝,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
“难道,这是记忆映射?我生平最敬的圣贤之人,都会映射在这个世界里?我元神之血,会本能的演化出这些圣贤的特性和本源?”
他喃喃自语着,虽然有些迷惑,但是也不及多想,反正这个神境里出现了这样的圣贤之辈,就算是一个影子,自然也是天大的福缘。
他一时好奇心起,便化为一个凡人真身,来到了老子的国度,在路上“巧遇”了这个老子。
雷天送叫住了他,故意刁难老子,问:“既然你这么聪明,那么我问你,宇宙是什么?”
还是小孩子的老子想了想,说:“宇宙不就是天和地吗?”
雷天送不在意地笑着说道:“你说得太简单了。”
老子说:“我可以只用一个字来概括整个宇宙。”
雷天送说:“哪个字?”
老子说:“道。”
雷天送满腹狐疑地问:“怎么说?”
老子解释道:天地之间,只有阴阳而已。道的一捺(\)为阴,一撇(/)为阳;阴阳要统一,既不靠天,也不靠地,靠的是这一撇一捺,也就是个人字。人就是自己的‘自’,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行,这就构成了道的‘首’。任何事物都要维持阴阳的统一和平衡,这是世间万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因此,在“首”旁边再加了一个“之”就够成了“道”字。所谓道,就是万事万物的概念、规律,是宇宙永恒的真理。”
老子继续讲解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宇宙中的一切万事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道是维持一切万事万物平衡与变化的内在力量。道——遍布整个宇宙,无所不在,无所不有。万事万物顺乎于道,尊道贵德,是每一个道家的修炼者至始至终遵循的法则。”
雷天送听到这里,不由大为佩服,朝他深深一鞠,飘然离去。
一个甲子年之后,老子最后看到本国周王朝越来越衰弱了衰败得不像样子了他决定出走。
老子要到秦国去,到西域去,这就得经过函谷关。这里两山对峙,中间一条小路,因为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险要,好像在函子里一样,所以取名为函谷关守关的长官是尹喜称关令尹喜(另称关尹关尹子关令尹),这一天,他正站在城关上,了望着,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移过来,关令尹喜是一个修养与学识极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这种气象,心里一顿:这是有圣人来了。
只有圣人来才会有这样的云气,今天一定有圣人要经过我的城关了,不知是哪一位?
不多一会儿,就见到一位风骨非凡、仙风道骨的人,骑着一头青牛慢慢向关口行来。
竟然是老子!
关令尹喜知道他要远走高飞了。那就一定要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
老子当然是不太愿意的,但是不答应,关令尹喜是不会放他过关的。他不给你护照签证啊!
老子没办法,于是只得答应条件。
另外老子答应他还有一个原因。
原来,关令尹喜善内学星宿,所以他能看天象、看星宿、看云气、看到一团紫气飘来,便知是圣人来了。
事实上,作为凡人的我们,就是看到这团紫气也解读不出来。
老子也佩服这位服精华,隐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怪。所以有一种得遇知音的感觉,这就为他著书。
——能为知音著述不亦乐乎?
老子沉思默想,将他的智慧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了简牍上。先写了上篇,又接着写了下篇。一共写了几天,写完了一数共有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
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于是一部五千言的惊天动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