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昊召集了颜天、廖英明和马元涛,四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小的队伍,到后山寻了一处隐秘之处对练,颜天刚刚进入炼体巅峰,恰好可以参加小比,所以颜昊便安排了廖英明与他对练,自然,这种对练纯粹是对颜天而言,实在是自己找虐。
与此同时,颜昊却拉着马元涛对练。面对足足比自己高了一个大境界的马元涛,颜昊一开始也是与颜天一个样,纯粹是自己找虐,等被马元涛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后,廖英明再冲上去。
这等与比自己境界低的修士过招的行为,对马元涛而言,实际上便是在给颜昊他们喂招。若不是颜昊对马元涛有着神魂禁制,像马元涛这等筑基中期的真修,怎么会舍弃自己宝贵的时间,给几个通脉期的弟子喂招?
但是这样对马元涛而言虽然进步不大,对于颜昊、廖英明和颜天三人而言,进步却是极大。颜昊打劫两个家族所得的物品中,灵器虽然没有,法器却是不少,他根据颜天和廖英明二人的情况,各自赐下不少法器。
而经过接近两个月的磨练,颜天已经可以在廖英明的手下支撑数十息,而廖英明则能在马元涛的手下支撑数十息。至于进步最大的颜昊,等他熟悉了马元涛的各种法术和攻击方式后,抵御的手段已经极为熟练,不像一开始的时候那样被动了。
而且颜昊乃是五行灵根资质,五行之内各种法术皆可以信手拈来,凭借着五行相生相克之理,来克制对手的法术。即便是马元涛御剑飞行,从空中进行攻击,颜昊也能凭借自己的风雷飞遁术竭力躲闪,而且还能凭借符箓展开反击。
即便在马元涛全力以赴的情况下,颜昊亦至少可以坚持一炷香的时间内不败!
对于三个人的评价,马元涛认为,颜天在炼体巅峰的弟子中,可以排名进入前八十名以内,廖英明在通脉后期的弟子中,则可以进入百名左右,而颜昊如果全力以赴的话,可以与普通筑基初期弟子不分伯仲,至于在通脉中期的弟子中,则至少是前三名的水准。
两个月后的某一日,颜昊正在静室中修炼,忽然听到了密堂的副堂主之一,金丹真人厉清丰的声音在整个叠云山上响起:
“众弟子,小比之日明日便到了,按照宗门规定,符合宗门所制定的小比条件的弟子,今日辰时到大殿集合,进行小比前的资格认定和对手抽签。”
等到了辰时,颜昊准时来到大殿集合。数万弟子,仅仅有七八千人符合参加小比的资格,而那些不具备资格的,都自觉的没有来大殿。
资格认定的方法很简单,便是以参加小比者的年龄和修炼时间来确定,年龄太大的,不具备发展潜力,所以便被排斥出来。而那些修炼时间过长的修士,既然缺乏勇敢进阶的决心,自然这种小比也不会让他们参加。
颜昊入门才三年,年龄也不过十六七岁,虽然资质太差,但是却已经是通脉中期的修为了,自然能够资格参加小比。
负责登记的弟子给所有够资格参加小比者登完记之后,便已经是到了午时时分,接下来便是抽签了,颜昊的编号是二百三十七,抽了一个第三擂台的签。
翌日一早,颜昊赶到了人头攒动的演武场,演武场根据修为,划分为筑基期、通脉期和炼体期两大一小三个区域,其中筑基区域最大,通脉区域最小,而炼体区域由于只是炼体巅峰的弟子能够参加,加上炼体巅峰弟子的攻击范围也不大,所以划分的区域极小。
整个炼体巅峰区的八个擂台所占的地方,还没有筑基巅峰区两个擂台的范围大。在擂台的安排上,除了炼体巅峰和通脉期的每个小境界是划分为八个擂台外,筑基期的每个小境界,只安排了四个擂台,这当然是因为炼体期和通脉期弟子众多的原因了。
颜昊径直走到了通脉中期三号擂台外的芦棚,找了个地方坐下,等待着比试的开始。
时辰一到,厉清丰的声音又再度响起,无非是说些比试需要的事项和规则之类的,等他宣读完毕,便宣布比试正式开始了。
在通脉中期的每个擂台之上,都有一名筑基初期的真修作为副裁判,一名筑基中期的真修作为主裁判,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最大限度的防范弟子们受到严重的伤害了。
而每个擂台,都有器堂安放的法阵,一方面是防止擂台遭受破坏,一方面还有一个守护光幕,可以防止台上的法器法术误入台下的人群之中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由于是根据弟子人数安排的抽签,所以每个擂台分配到的弟子人数大都差不多。每个擂台之上,裁判再随机抽取弟子相互之间进行比试,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