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意见,边章一挑眉道:“榆中乃我军后路,重中之重,军需乃我军血脉,要中之要,非大将不可以守榆中、输血脉,斗将军岂能轻视,今日你如此自傲,我也不怪你,只有一点,来日榆中与军需,若有半点儿差池,我边章势摘你项上人头,你可听清楚了?”
斗彤云见到边章发火,满营大将皆是不善,再也不能多说什么,只得捏着鼻子应了。
边章再次看向北宫伯玉,与其身边另一大将,诸将徐徐商议,下一步所攻之大汉城池。
......
正在边章等众商讨应付大汉的时候。
皇甫嵩、董卓、岳超三人纵马走在路上。
皇甫嵩顾两人道:“二位将军身经百战,见识不凡,此番西去平叛,未知腹中有何良策?”
董卓已经当先开口道:“皇甫将军,我等奉天子诏,抗羌寇,讨不臣,军心在我,大义在我,天下百姓众心所向,宝剑指处,何处不能臣服,此去三辅,当剑指北宫伯玉与边章之所在,让二人知我大军之利!”
董卓的意思非常的明白。
此战曲在羌人,我们大军虽少,但是,民心所向,军心所向,用不着顾忌太多,到了三辅之地,边章和北宫伯玉在哪里,我们便攻向哪里,一战便可以获胜。
董卓的方法既是简单,又是粗暴。
这个方法虽然是董卓出的。
但是倒也没有什么不对。
对于凉州的这些异族人,想要将他们打服,打疼,说实话,这个方法反而是最准确有效的。
历史证明。
董卓这个家伙,对付匈奴和羌人,确实是很有一手。
然而。
皇甫嵩却不怎么赞成,皱了皱眉道:“兵法有云:未虑胜先虑败,未虑得先虑失,羌人虽然无谋,胜在人数众多,我军兵少将寡,甫至三辅之地,根基未有,如何便能仓促应战?”
当下皇甫嵩并不用董卓的意见,选定“美阳”作为大军根基。
传令,三军皆驻扎在美阳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