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天色放亮,丁宽才率领骑兵,出营追踪昌豨而去,同时也把昌豨叛逃之事,通报全军,要求全军进入戒备状态,这也是对其他泰山诸将的考验,能过了这一关,丁宽对这些泰山将的待遇自然会有所不同。
昌豨率领麾下兵马,连夜逃走,很多兵士其实并不知内情,只是按照军令行事。按照强行军的速度,轻兵疾行了一昼夜,到第二天晚上终于接近了泰山郡界,很多兵士已经劳累不堪,昌豨只好命令扎营休息。
第二天一早,天刚放亮,昌豨就再次强行驱赶兵士,继续赶路,终于在中午进入了泰山郡境,昌豨才放松下来,允许兵士停下来略作休整。
很多兵士已经累的直接躺倒在地,连吃干粮的力气都没有了。
就在昌豨以为彻底逃出生天之时,却听前方隐隐传来沉闷雷音。昌豨做贼数年,很快就判断出这是大股骑兵,奔来的马蹄之音,豁然惊起,向前了望。
很快就有上千骑兵在昌豨所部几百步外停了下来。不止如此,骑兵之后,还有大量的步卒结阵而至。
前方是泰山郡,昌豨还抱着一丝侥幸,如果这股兵马,是泰山郡的兵马,他还有机会蒙混过关。
但等他来到军前,看清这股兵马的旗号,却知道已经再无侥幸。对面这股兵马,确实不是丁宽在开阳的兵马,而是马腾驻扎在莒县的兵马,早被丁宽暗中调到了这里埋伏。
不止如此,很快身后也响起骑兵马蹄之音,是丁宽亲自率三千骑兵包抄了他的后路。大汉即将进入群雄争霸阶段,此时的丁宽哪里会顾忌什么,兵马临时越境,会可能引起泰山郡的上奏弹劾。
昌豨虽然比丁宽早走半夜,但骑兵的速度不是步兵能比的,昨夜丁宽其实就已经跟上了他们,只是并未急于动手而已。让昌豨多赶一段路,兵困马乏之下,更加容易进行抓捕。
昌豨是个惜命无耻之人,眼看自己的兵马东倒西歪,根本没有一战之力,干脆的弃械投降,只求能保住一条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