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脑子里的知识,虽然是拥有了机甲设计师的人设词条,也相对应的脑子里有了对应知识,但谁知道他脑子里的知识……这资料库里面有没有?
安西可以肯定,在红色等级的词条加持之下,自己脑子里面所有与机甲相关的知识和想法绝对要比这基地里面的更加完善和先进,别到时候将一个创新、革新的技术当成了已有的用上了……那样说不定就有可能会露出破绽。
另一个方面,自然是为了让安心能够平稳地度过这段时间,在进入这基地之后,安西的生物力场笼罩范围内,所接触的信息就一直被安西所处理着,通过这些人之间的谈话交流以及神态活动来判断这些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和他的关系。
现在,查看资料的时候,分出心神去探查这些信息,就能够更好地帮助安西不露馅。
一台巨型机甲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知识,林林总总,加起来绝对是多如牛毛。
首先需要能够支撑相对应重量的材料,这就要涉及合金方面的知识,并且每一个部位所要求的合金强度和特性还不同,比如更能够抗击打和减震的外表合金,又比如负责承重的「嵴柱」,以及要求能够在巨大压力之下仍然灵活转弯而磨损小的关节处合金……光这一项所涉及的就已经许多。
更不用提其他的,生命维持系统、神经传输系统、动作捕捉系统……这一个又一个的系统可是无数门学科联合起来才能够诞生的成果,其中资料根本就不是一个常人所能够掌握理解的!….
负责统筹一切的机甲设计师,则更是重中之重,起码需要对这些学科都颇有了解,才能够将性能与作战能力最大化,达到相对应的要求……所以,如此年轻的安西才显得尤为特殊,不是天才之中的天才,绝对不可能做得到这样的事情!
总之,即使安西查看这些资料的速度很快,但是这速度也被他刻意限制在了一个人类能够做到的级别,所以花费大量时间是必然的……而这些时间就足以让安西整理信息而不必露馅了。
当然,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安西确实准备借着这查看资料的工夫,来确定一些事情,并且想出相对应的解决计划。
机甲,其实绝对不是对付怪兽的最佳办法,这一点安西是非常同意的。
无他——造价高,实战表现差,性价比低,损耗与修复又多到离谱。
要不是电影里面为了表现得更加震撼,而刻意忽略了一些逻辑,机甲绝对不可能成为人类的首选。
【推荐下,@@追书真的好用,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哪怕所谓的怪兽有怪兽毒蓝……也不可能!
正常发展的,至少,按照安西之前那个世界那样发展的人类文明,绝对有比机甲好上无数倍的方
法来解决怪兽。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环太平洋世界最终还是将解决怪兽的方法落在了机甲上?
难道是因为环太平洋世界的人比较傻,而且心里面都有一个机甲梦,所以就顺理成章地全部都想到了这个办
第一百七十七章一箭三雕,科技树点歪了?免费阅读.
.
法,然后一致同意了?
怎么可能嘛!
电影里面可以解释为编剧为了达到一种效果,刻意忽视某种逻辑,但一旦这种事情反映到现实之中时,就会被世界诠释为一个可以解释的,能够说得通的逻辑。
安西对此的猜测是……环太平洋世界的科技树,点歪了!
多元宇宙无数世界,每一个世界都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故而过也就会有着不同的人文文化和科技树。
就像,如果一个星球上最先发展出智慧的是硅基生命,那么这生命就不会需要考虑什么氧气维持生命系统,而他们的生态维持系统就是类似于……金属保养,电池更换之类,反正就是类似的东西。
也有一些稍微偏激的世界,比如,整个世界都是水……然后他们的科技树就没有一项是需要用到火的。
还有可能,已经掌握了虫洞技术,却没有发展出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也没有星际旅行的能力……这就是环太平洋世界中的「先驱」种族,他们的虫洞是一种生物技术研发出来的,且利用了星球地幔能量形成的巨大电流维持……这样的种族足够高科技了吧,先驱的体型也算不上大吧,他们的武器却是怪兽这样的克隆生物兵器,并且没有丝毫发展出「可持续利用资源」的意思,而是每一次都涸泽而渔,一个又一个世界地换着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