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此,岂能放过如此的机会?
王伦闻言微微一笑,他知道这些人都是出于学习之心,毫无让他出丑露乖之意,当下也不以为忤,只是起身笑道:“在下才疏学浅,既然各位诚意相请,王某就献丑了。”
赵明诚拱手道:“王兄过谦了,还请王兄赐教,在下给王兄执笔。”
说着赵明诚提笔准备写下王伦所作词句。
王伦一边看着窗外的街景,一边沉思,恽州乃是府城,繁华不下大名多少,此时恽州街道上熙熙攘攘、灯红酒绿,还有不断的烟花升起,整个郓州城都在欢度着元宵佳节,还有无数的孩子提着灯笼跑来跑去。
王伦眼神一亮,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火树银花不夜天,开口吟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青玉案》一出,满堂众人鸦雀无声。
赵明诚写完,满面讶然之色,提起的笔竟然忘记了放下。再看旁人,大多口中念叨王伦的《青玉案》,居然毫无纰漏,李清照更是满面惊喜。
据说书人前辈讲,数十年后的辛弃疾此词一出,传说那年元夕整个南宋就没有了第二首元夕词。文无第一,也是要看层次,不在一个层次上,那便只有心服口服。半晌后,忽然满堂好声响起,众人无不抚掌称善,一名文士起身躬身一礼道:“半季先生果然大才,我等受教了。”
王伦连忙还礼,连称不敢。
忽然一个苍劲的声音传来:“半季先生才高八斗,此词堪称千古佳句,不过此词中只有风花雪月,现今天下此时天下盗贼蜂拥,西北边患不绝,不知半季先生是否可以天下为题再做一佳句?”
王伦顺声音看去,却是一个花白头发的老者,此人虽然年迈,但是举手投足只见尽显睥睨天下之感,毫无老态,在他身边站着一名少年,猿臂蜂腰双目如电,一看便知不是等闲之辈。
赵明诚连忙介绍道:“半季兄,此乃家父故交,浙东乌伤名士宗老先生,单名一个泽字。”
王伦大惊,慌忙上前施礼道:“不知道宗老先生在此,失礼失礼。”
宗泽连忙还礼道:“半季先生客气了,非是老朽无礼,老朽曾听明城所讲半季先生所作《病牛》一诗,感触颇深,故此今日听闻这诗作主人今日也来与会,这才赶来一会,听闻刚刚半季先生佳句,故此斗胆请先生再做一首。”
王伦当日不会认为宗泽无礼,原本奇怪这老汉如何会对婉约派的诗会感兴趣,却原来是为此而来,这就不奇怪了,这老汉一辈子虽然郁郁不得志,但却始终忧国忧民。对于这个宗泽,王伦是极其尊重的。
宗泽,字汝霖,汉族,浙东乌伤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元祐六年进士,元祐八年,任大名府馆陶县县尉。任满,先后在衢州龙游、莱州胶水、晋州赵城、莱州掖县担任县令。政和五年,升登州通判,后因登州登云山草寇攻打青州府,被知府王华借故贬提举鸿庆宫,遂上表引退。
在王伦从说书人前辈记忆中了解,靖康元年,宗泽临危受命,出任磁州知州。宗泽为人刚直豪爽,沉毅知兵。到任后,积极修复城墙,整治兵器,招募义兵,广集粮饷。不久,受封河北义兵都总管,率军击退来犯的金兵。同年十一月,金兵再次包围开封,钦宗任康王赵构为兵马大元帅,宗泽为副帅。宗泽率军趋李固渡,途中遇敌,大破之。次年正月,率军至开德,与敌十三战皆胜。
建炎元年六月,任东京留守,知开封府,招集王善、杨进等义军协助防守,又联络两河“八字军”等部协同抗金,并任用岳飞等人为将,屡败金兵。金人畏惮宗泽,都称他为“宗爷爷”。宗泽在任东京留守期间,曾二十多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纳。他因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临终三呼“过河”而卒。死后追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宗忠简公集》传世。
宗泽的前半生可以说默默无闻,但生命中最后的几年可谓波澜壮阔。王伦万没有想到,居然会在这里见到这位宗爷爷。
王伦得知宗泽当面,当即一躬道:“既然宗老先生出题,在下便勉强一试,还请宗老先生指正。”
他看着宗泽,略一沉吟,开口道:“繖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众人闻言纷纷叫好,唯独宗泽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