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你们身上寄托着某种使命。不方便与第三者说起。”
“那么,请问大师,山门之内,可有得祖师爷神授的弟子?”
“五百年来,从未有过。”
江阳和欧舟听闻,纳罕的对望一眼。江阳问道“对于我等奇遇,大师可有不同看法?”
“道法自然,顺势而为。无量天尊。”道者说完,一捋银须,飘然离去。
“师兄,我似乎能看见之前看不到的距离。”
“是啊,以前不明白的问题现在想起来澄明透彻。我们的想法也出奇的一致。”江阳奇道。
“师兄,有机会的话,我们去少林寺瞻仰瞻仰。”
“瞻拜达摩老祖,我也有此想法。”
“妙极。我们果然思路一致。”欧舟拍手大笑,“当年达摩一苇渡江解救万民,以胡人身份远赴中原开创少林寺千年基业,独创七十二绝技名扬天下,后世无人能及。真是令人好生敬仰。”
“是啊,江山更迭,英雄辈出。却总是昙花一现,几十数百而终。惟道儒释之学屹立千载,如日月之辉,星河灿烂,一发不可收拾。”
“可见,治学大于拓疆,立说胜过扬武。”欧舟感叹道。
“孔孟手无缚鸡之力,却以治学流传千古;始皇甲士百万,吞并八荒**,仅传二世灭国。成吉思汗铁骑所指,莫不屈服,扬威世界,饮马里海,仅传五帝不足百年天下。侍武者夺人所爱而不得久远,治学者施人以慧而流芳千古。可见治学之道远大过侍武力夺。”
“师兄所言极是,皆乃真知灼见。我们此番奇遇,得一文一武。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始皇与大汗正是崇武抑文,才导致天下陨落。以人为镜,可以正身段,以史为镜,可以正国家。两位盖世枭雄若是多读些书,当不至于国运短陨。”
“谁说不是呢。不过凡事总有两面性,若是他们书读多了,或许开创不出那种丰功伟业呢。”
“但他们的丰功伟业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的。恃武强夺有违天道,国运自不久远。所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两位枭雄非但国运浅短,自身也未得寿终正寝。哪如治学者百岁高龄比比皆是。”
“师弟所言不差。有个问题颇为费解?”江阳转换了话题。
“你是说那本古籍?”欧舟笑道。
“是啊,王禅老祖是鬼谷子的名讳,有神鬼莫测之机,膑、涓、秦、仪四大弟子无一不是绝世干才;
子房乃是兴汉之第一谋臣,没有子房,便没有汉室天下;
袁天罡更是古往今来神相堪舆第一人,深得唐太宗器重;
陈抟老祖与宋太祖指点江山,打赌赢得华山;
刘基之谋略堪舆之术出神入化,更是大明开国不世元勋。
这些人物事迹如雷贯耳,可昭日月。如今我们神授衣钵,使命何解,却存疑惑?”江阳道。
“上述人物皆不世大才,具有开疆拓土之能,神鬼莫测之机。他们的出身虽不得而知,但有一点相同,俱系道家玄门。
三丰祖师梦中虽未说明原因,但大师刚才言道,道法自然,顺势而为。既然如此,我们不用刻意去想去做什么,一切随缘就是。”欧舟侃侃而谈。
“师弟所言极是。现在天色未明,我们顺其自然,不如打坐练功如何?”
“妙极。”欧舟拍手赞同。
二人说罢,如前番那般,盘膝于床,调息于内,将太阳心经在体内连续运转了九个大周天。
天亮之后,二人只觉得神采奕奕,灵台倍清,仿佛世间一切如洞内观火那般明了。
鉴于明天还要上课,今晚必须回去。在道观内吃过斋菜,告别了大师后,江阳和欧舟便下去客栈里取了行李,乘了高铁,赶在下午六时返回了凤城。
分手时,二人约定,就此次的神奇际遇,在没有弄清楚到底肩负何种使命之前,不得让第三人知晓。同时,非到万不得已,不得使用太阳心经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