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之后,便直接开始了表彰。
每一个被念到名称的团队代表人物,将会派个代表上前从领导的手中接过表彰证书..然后在工作人员的示意之下站到一旁。
三十个人为一组,不断上台,合影。
很快,入选表彰的137个项目已经宣读了136个,直到最后一个项目。
主持人停顿了片刻之后读出了项目名称:“新一代国际先进突击步枪的设计与研发,主要完成单位:华夏国防科技大学易耀实验室,总设计师:顾平,主要完成人:陈阳、魏潜、刘恒等。”
听到这个名字,全场安静了一小会,旋即爆发起了剧烈的掌声!
在这个大会上面,平均每个项目的研究年限都超过十年,平均也达到了11.7年,这漫长的科研过程和项目成果之中。
只有顾平的这个突击步枪项目,只经过了三个月,便完成了全部严守。
比上一代95枪族八九个月的项目周期,快了足足三分之二,加上其超高性能,甚至在十年之内都不用担心这方面被他国超过。
这个名字的主人,只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甚至还不到在座的诸位三分之一的年龄。
他也是活得华夏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最年轻的总设计师。
“这是一个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岁的年轻团队,在华夏工程院院士易耀教授的带领之下,他们攻坚克难,研发设计制造出了领先于世界的佛晓突击步枪,曙光狙击步枪,成功让华夏的单兵轻武器领先于世界。”
顾平处变不惊的走上台前,从领导手中接过了或将证书。
看着近在咫尺的大领导,顾平的呼吸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大领导拍了拍他的肩膀,面容祥和,两鬓已经平添了许多的白发:“年轻人要继续努力,我们这些老家伙都很看好你。”
“您放心。”
“来吧,说说获奖感言。”
接过话筒,顾平一怔,深吸一口气,便对着在场两千余名参会人员,开口道:
“首先感谢我的母亲,在我的求学道路之上一直支持者我,感谢母校南江二中对我的帮助,还有无数个热心帮助我的老师、社会人士,感谢乔德才教授和师兄们对我的教导。”
“感谢国防科技大学给我了这样的一个平台,让我能够接触相应的知识,感谢易教授的悉心教导,感谢国防科大的王斌院长和讲师们,能够让我提前结束本科学业。”
“感谢曾红教授让我在材料学领域开阔了视野,获取里更多的相关知识。”
“我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华夏国防事业,继续增砖添瓦,取得更大的成就。”
作为二等奖当中唯一发言的顾平,获奖感言其实很短。
虽然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陈词,但是下面的一些学者则是一脸的懵逼。
光是顾平感谢名单里面就出现了三个院士...乔德才院士、生物学大牛,双院院士。
王斌,国防科大武器设计学院院长..工程院院士。
易耀,国防科大正教授、自动武器、轻武器器设计专家,工程院院士。
曾红,国防科大正教授、新型防护材料领域专家,工程院院士最年轻的候选人之一。
学术圈是个挺讲究资历的地方,虽然顾平的资历或许还不太够,
但是单这一份人脉,就足以让不少人羡慕的眼睛发紫,
三个院士,其中一个双院士,一个候补院士,顾平只需要单独的维持好在这个关系,以后平步青云也只是简简单单,
何况他...本身就是个天赋异禀的怪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