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心中不仅有愤怒,甚至还有悲哀。
祸根……原来早就已经埋下来了。
“父皇,儿臣这里还有一计。”
就在朱元璋要二次暴走的时候,朱标及时站了出来。
诸位大臣们也是猛的松了一口气,有了太子殿下出头,陛下也就不会再将怒火发泄在他们的身上了。
“哦?太子有什么计策?能解此次的燃眉之急?”
果不其然,见到是朱标,朱元璋顿时歇了怒火,有些期待的看着朱标。
“父皇,你可还记得儿臣之前根据曲辕犁改造出来的代犁架?”
“昨日儿臣去工部查看,发现代犁架的实验效果确实不错,效果初显。”
“如今恰逢百姓粮食收成减少,恰好可以将这代犁架推广开来。”
“这样,就算是没有耕牛的农户家中,也可以高效的耕地,这样或许就能够解此次的问题。”
朱标一口气将自己的话全部说完,随后目光定定的看着朱元璋。
昨天他去看了一下那个代犁架的实验成果,发现果然如同他所想的那样。
有了这个东西,人力大大的减少了,效率反而是提高了。
甚至是不需要耕牛,就能够直接实现高效率的耕地!
而且因为有了许牧的小改进,也让代犁架变得更加的灵活,实用性也更高了。
他原本想退朝之后再单独和朱元璋说的。
但是此时若是再不说出来,转移朱元璋的注意力,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听了朱标的这一番话,除了朱元璋是一脸深思的表情,其余的大臣们心中多少都有些不可置信。
太子殿下...竟然能够做出这等神奇的工具?
看这样子,不似作假。
太子殿下宅心仁厚,心思通透,也确实是十分的聪颖,无人可及。
只是,谁都没听说过,太子殿下什么时候竟然会做木工了?
这可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陛下,太子殿下说的确有道理,这代犁架能够解决百姓们没有耕牛的问题,实在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将这代犁架推广开来,对于百姓们的意义,远比直接赈灾来的实在。”
“而且根据工部的实验,代犁架的实用性远远要比臣等想的还要厉害!”
就在各位大臣们都还有些怀疑的时候,工部尚书宋礼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