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失去了焦距,无法真正将眼前的事物看到眼中,但是他们却依旧能从这一双失了神的眼中看出熊熊怒火和对现有制度的不满。
他们二人当然知道这是许牧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传着些许说教的成分
但是结合他们真正的身份来看,许牧的这番话却又显得格外大逆不道。
若是放出去让外人听见了……
朱允炆敢相信,这话当反感从别人嘴里吐出来,只怕早就已经被他皇爷爷给剥皮抽骨扔进天牢了!
朱雄英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背上也是一片冷汗。
而这样的稍微远了几步的朱元璋也不由自主的咪着眼睛,紧紧地看着许牧。
朱允炆听后瞳孔一缩,眼神中流露出一丝震惊,随即他下意识看了看身旁朱雄英和不远处的朱元璋,愣是不知道自己开口问点什么。
“老师,照着您的意思,难不成这些东西也要改吗?”
良久,他好不容易理清点思绪后,才缓缓开口试探着问道。
既然真是制度有问题,那么必须要改。
否则放任下去,只会让事情越闹越大。
特别是刚刚许牧讲得那个故事,如果天下富农和百姓皆是如此,那岂不是会越来越棘手?
因此,那些东西,必须要改!
“依您之见,我们应当如何改革?”
朱允炆虽然摸不准许牧的想法,但是说的隐约察觉到许牧似乎就是打算把这一方面给他们讲个明白。
“那自然就是将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让土地之类的资源变为天下共有不让任何人以任何原因或者是手段,乃至是借口将其占为己有。”
听到朱允炆的问话,许牧满意的微微一笑,缓缓开口说道。
然而他这番话落下,却更是让朱允炆目瞪口呆。
他下意识地想要呵斥许牧,为何敢如此大胆,大方厥词。
可是仔细一想,就连皇爷爷也没有提出任何意见,可见许牧说的这番话确实没有问题。
然而,仔细想一想,倘若真的这么做,却又难保不误会赢得天下富农贵族群起而攻之,到时风险反而会更大。
“老师,年就不怕,如果我们改了规矩,那些普通百姓的兴许会相当开心,但是其他不希望有所改革的人,反而一定会奋起反抗。”
“甚至稍有差错,极有可能会引起一场本不应该发生的战争,那时死伤的人反而会比现在更多,这样岂不是更加得不偿失?”
朱允炆实在不明白,如果一定会引起这样的后果,那为什么还要去改革?
现如今的制度虽说有弊端,但是只要控制得当,应当能够避免风险才对。
即使原有的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是和改革比起来反倒前者的风险更小一些。
面对朱允炆不解的目光,许牧缓缓摇了摇头,随后的语气中却带了几分怜悯。
“有些事并非像你想的那样简单。”
“在你看来,变革总会引起牺牲,与其增加牺牲的代价,倒不如维持现有的安稳。”
“可是你想过吗?这种表面上的安稳终究也是一层泡沫,只要你拿针尖一挑,就会彻底消失不见,说到底只是一片虚无以及明面上的一片安好。”
“更何况这种东西甚至还可以被造假。极有可能到了阶层更高的人眼中看到的也就是天下太平一片安好,却无法看见隐藏在哀嚎下的种种哀嚎和苦难。”
“到那时汤若有人终于支撑不下去决定奋起反抗,那么上位者也只会在一脸迷茫之中被人们推翻,他永远不知道底层的人民遭遇了什么。这何尝不是一种愚蠢?”
“当你看到事情的不对劲时,已经晚了。”
“当你在明面上看到一只蟑螂时,便意味着此时暗中已经有了千万只蟑螂。”
说到这儿许牧停了下来,他留着些许时间让朱允炆思考清楚。
朱允炆听完之后,神色也格外的凝重。
他听得出许牧的意思,无非就是目光要放得更加长远,不能只贪图一些安稳而放弃了清扫障碍的机会。
特别是那些故事里的富农……
所以说故事里面的那个人反抗失败了,但是天底下这么多人终究会有人反抗成功,甚至终有一日会做大做强,直逼曾经象征唯一权威的皇室。
那时,若是再后悔,就已经晚了!
“不过好在你们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村子,虽然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