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世人只会知道改革的事情都是陛下的命令,而和礼部没有半点的关系!
自己更是带着礼部隔岸观火,看一场好戏!
如果能够借此打消掉陛下妄图改革的想法,那再好不过了!
“多谢胡大人!您可真是我的福星!”
想到这里,胡惟庸心中便是一阵激动,恭恭敬敬的朝着胡惟庸拱了拱手行了一礼,心中一句逐渐形成了一套靠谱的施行方案。
要不是考虑到隔墙有耳,刘仲质恨不得直接和胡惟庸阐述一遍自己的伟大构想!
见到刘仲质这幅模样,定然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胡惟庸则抿着唇笑了笑,露出了一副意味深长的笑容表示自己都懂。
二人相视一笑顿时心领神会,随后也分道扬镳各干各的事。
而他们二人的这次会面,则是直接导致了几日后整个大明上下的躁动。
“礼部这群人到底是在给我搞什么?”
御书房内,朱元璋光是看了几个地方送上来的有关当地读书人大肆抗议改革一事的奏折,就已经气得面色黑如锅底,二话不说就将奏折摔在地上,破口大骂。
“朕只不过就是让他们办这么小的事情,一个个都还给我办的如此难看,简直不可理喻!”
朱元璋气的一时间有些喘不上气来,坐在龙椅上,咬牙切齿的盯着眼前的奏折。
此时此刻的朱元璋一想起奏折上的内容就恨不得直接把礼部尚书刘仲质找过来亲自给宰了!
朱元璋本就清楚,改革一事如果操之过急,必然会被百姓们,特别是那些个读书人反对。
因此朱元璋认为与其追求速度,不如追求效率,适当地放缓脚步一步步来,让百姓们和读书人们慢慢接受,并适应改革的内容,自己和孔希学再根据情况一点点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