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单手插袋,制霸舞台 > 第五十一章 IU、秀智、允儿、所炫,四选一。

第五十一章 IU、秀智、允儿、所炫,四选一。

,都是要随专辑进行配套宣传的。

只是欧美这边玩法不太一样,为了配合依旧占据很大市场份额的电台机制,这边一般是几首单曲陆续放出,然后再发行整专。

这样的模式在k-pop也被迅速跟进,也就是先行曲模式。

只不过欧美乐坛的所谓“先行曲”往往不止一首,只要舍得下血本,拿四五首歌出来分开打歌,也算正常情况。

当然,就算是泰勒-斯威夫特也舍不得经常这么搞,一般就是打到“三单”为止。

但无论如何,单曲单拎出来打歌,都是为了效益最大化,充分延长整张专辑的宣传周期。

去《snl》之类的现场、去电台采访、在街头投放广告、歌曲加入spotify列表、派电台……一整套的宣传下来,除了歌曲质量,还考验公司的能量。

而这方面,恰恰是陆景桓的强项。

背靠隶属于环球唱片的dogg style,还是厂牌唯一的在活动艺人,狗爷对他的推广完全是不留余力。

公告牌的“hot100”想要进榜,电台数据至关重要。

而超高的音乐质量、几乎被亲自认证的西海岸派系接班人、狗爷自己积攒的各种人脉……都保证了陆景桓的电台成绩。

除开音乐质量,后面几点其实都是靠关系博来的先机。

时至今日,哪怕有数字下载和线上流媒体,阿美人还是习惯通过电台寻找新鲜的歌曲,习惯通过电台温习听过的歌曲。

阿美莉卡是汽车上的国家,国内公路发达,有自驾文化,而汽车又是电台的重要载体,这些因素共同孕育了阿美音乐的电台文化。

电台播放的歌曲,大多由电台dj在自己的节目上选择歌曲来播放。

电台对收听率的依赖极强,dj们对歌曲的选择很谨慎,会选择大部分听众不排斥的歌曲。

每个电台都有自己的播放列表,一首歌只有加入播放列表让听众听到,才算是有效打歌,这就是俗称的加台。

而加台数量就是指:一首歌新加入了多少个电台的播放列表。

而想要加台,就得让电台们dj们通过各种途径知道音乐人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主动给予授权、通过各种人脉进行公关等等。

在这种层面,唱片公司其实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唯一的有效手段是通过“签约”方式,跟电台公司签订合同,强制要求电台对某首歌曲播放一定的次数。

说签约,其实就是打广告,每一秒都是非常昂贵的费用,只有唱片公司非常看重的歌手才会有这个待遇,而且一般仅限首单。

这也是为什么非欧美圈的歌手,想要闯美如此之困难的原因。

以半岛公司举例,即使抛开音乐口味、作品质量等客观原因,没有人脉,无法进行资源置换的半岛娱乐公司,只能通过公演、出席活动等手段进行寥寥无几的宣传,很难打通整个宣传渠道。

作品的宣传都成问题,又没办法通过作品质量一力降十会——闯美能成功才是小概率事件。

而陆景桓两手都在抓,两手都挺硬。

论作品质量,他是毫无疑问的世界级,论本地人脉,他背靠狗爷和环球,只要上心运作一下,大把的电台愿意把他的歌加台,进行实打实的宣传。

更别提snoop dogg是真的上了心,已经正式公的《panda》和《竹》都跟几个大电台签了广告约,进行高强度宣传。

他还计划后续三首单曲都安排上,轮流给陆景桓打广告。

连着五首歌的强力宣发堪称“铺天盖地”,把drake都打得节节败退也不是什么怪事。

理性角度上说,陆景桓很替狗爷心疼钱,那美钞跟不要钱一样往外花,不是他自己的钱都看着肉疼。

哪怕这钱不花,以陆景桓珠玉在前的口碑,这张蓝专的成绩也不可能会差。

但从感性角度上来看,他能理解对方即使花大钱也要买保险为陆景桓保驾护航,就为了这次新专万无一失,能大爆特爆。

狗爷不年轻了,到现在都没培养出一个真正能算得上顶梁柱的小老弟。

他算是跟着dr.dre走起来的,两个西海岸大佬厮混到现在这把年纪,在乎自己能不能再蹿红,复刻往日荣光,完全不现实,也没必要。

除去投资赚大钱,他们在音乐市场上的展望,早已从个人转向团队。

眼见dr.dre前脚带出了2000年代的kin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