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单手插袋,制霸舞台 > 第八十九章 用哈气掩饰叹气

第八十九章 用哈气掩饰叹气

“但我对郑恩地前辈印象很深。”

说到这个名字时,陆景桓看了看朴初珑旁边坐着的队友。

那位队友就是郑恩地,之前演过应答系列的第一部《应答1997》,当时广受好评。

陆景桓和卢景焕在接下《应答1988》的时候,就认真看过前两部作品来加深理解。

“应答演得真是好,我觉得比惠利强来着。”

说完,陆景桓心虚着挠头,“希望这话不会传到惠利嘴里,不然又要闹腾我。”

郑恩地哈哈一笑,笑得眼睛都快看不见。

她和卢景焕是老乡,性格比较直爽,但又不像hani那样过于糙汉子,是很容易跟人亲近起来的性子。

有人递出话茬,她自然不会让话掉到地上。

“诶——可不兴这么说,我觉得惠利的演技相当棒,和路涣xi在剧里一直很有cp感,看的时候一点不认为德善会跟正焕在一起来着,嘿嘿…”

“你这么说惠利得高兴死,但我的cp榜里,她连前三都没进。”

“那…还不是都是竞争对手太强嘛!”

郑恩地挤眉弄眼做了个鬼脸,又有了点请回答1997里追星少女的影子。

陆景桓下意识恍惚了一下,回过神时不禁莞尔。

虽然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但那部剧已经是四年之前的作品了,如今的郑恩地褪去不少稚气,出落得更为成熟。

不光她,apink的几位成员都是如此。

无论实际年龄还是整体形象,她们已很难适配上自己巅峰时期“清纯三部曲”的风格。

apink的上次回归就已经在尝试转型,只是在“臭名昭着”的[女团围剿少时]这一重大战役中没尝到多少甜头。

虽然专辑销量依旧喜人,但音源成绩已经开始退步,进入了艺人发展曲线中的“饱和期”。

众所周知,无论本质歌手还是idol,都存在一个类似的发展曲线。

才出道的新人阶段很难圈到死忠粉,与同期艺人拉开差距靠的是音源成绩的积累。

这一阶段被称为初始期。

绝大部分小公司出身的idol,就是暴死在这个发育阶段。

发歌-没人听-垂死挣扎打歌-再发新歌-依旧没人听-敷衍回归最后一次-还是没人听,然后原地解散。

而只有靠着音源成绩有了水花的人,才有圈到大批死忠粉的可能,才有资格开始滚雪球。

一次次回归、营业,把吸引到的歌迷、路人粉转化甚至提纯为死忠粉,就能得音源和销量成绩的全面成长。

这一阶段叫成长期,也是很多人爱挂在嘴边的上升期。

而现在的apink、aoa,之前还未被陆景桓签下的exid等“后少女时代女团”,一般都处于第三个阶段,饱和期。

因为公司策划、代餐崛起、没有新鲜感、资源倾斜等各种原因,艺人的基本盘已经固定甚至倒退,音源成绩呈下滑趋势,但实体销量靠着死忠的支持,以及作品口碑的滞后性,波动倒是不大甚至略有上升。

但也到此为止了,基本很难看到成绩的大幅飞跃,这一时期回归多了不行,多了粉丝容易更快腻味,少了也不行,粉丝没有耐心很容易爬墙,总之就是非常难熬。

饱和,指的就是该圈的粉已经圈得差不多,如果不进行转型或者开脱新市场,那粉丝基数迟早会下滑。

所以这一阶段又被称为瓶颈期。

熬得过瓶颈的艺人,通过开辟新市场也好、转型成功继续吸粉也好、跨领域出圈直接降维打击也好,结果都是重新回到上升期,直到下一个饱和期的来临。

而熬不过的艺人,结局就很简单了。

音源、销量全方面大跳水,新粉吸不了旧粉留不住,璀璨耀眼下坡路。

之所以说璀璨耀眼,不是贬义,而是这已经足够难得。

毕竟绝大部分艺人,连上坡路都没走明白呢,没几个能安享晚年的。

……

……

……

偶运会是未公开行程,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粉丝提前到场,组织“雅秀方阵”进行应援。

但没有关系,当b队的陆景桓现身时,整个现场还是陷入了疯狂,尖叫声恍若山呼海啸,让人忍不住捂起耳朵。

这里没有雅秀,也或者人人都是雅秀,作为大众墙头,陆景桓早已习惯这样的生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